企业最佳信息获取成本模型研究
【摘要】本文讨论了商务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及信息获取的三种模式,详细分析了信息获取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成本并分别建立了三种模式下的信息获取成本模型,研究了企业最佳信息获取成本模型。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息获取模式 成本分析 成本模型
机技术和技术的迅猛不仅改变了人们学习、工作、娱乐的方式,也引起了贸易方式的巨大变革。电子商务作为其在商务领域的全新应用,颠覆了传统的贸易环境和经营模式,凭借其便捷性、开放性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实施。电子商务也从最初的对传统商务活动进行电子化模拟发展到了信息作为产品和服务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信息传递方式的需求、不同形式的需求、新的信息产品的需求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呈现出一种信息异化的趋势。电子商务作为商务活动的一种新生产力,我们可以认为它的本质是信息异化、信息异化为商品,是围绕着信息开展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商务模式的变革和新的信息产品所开展的商务活动。
一、信息本质论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企业不仅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同时也要能够依靠多种途径时刻掌握多方面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原材料供应价格及供货企业信息、竞争性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信息、具有产品需求的潜在合作伙伴企业信息等,以做出对企业有利决策。
但是正如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著名学家阿克勒夫所认为的:“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通常卖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不仅如此,任何市场中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成倍增长,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决策风险,就要想方设法搜索和获取信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经济行为中的信息是一种社会信息,是由不同的经济主体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经济物品。对于特定的、理性的经济主体来说,须通过劳动才能获取所需的信息,而且由于信息在很大范围内异化为商品,信息本身也存在价值。因此,获得信息要付出成本。另外,由于互联网上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再加上一度正确的信息也会因为过时而不准确,严重影响企业决策,因而在信息的获取过程中,信息的搜集者必须对信息进行甄别、过滤,这也加大了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
对企业最佳信息获取途径进行分析是为了对企业每次获取信息的成本进行核算,为企业寻找到一条合适的信息获取途径,以有限的投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二、企业信息获取模式分析
1、直接信息获取模式(如图1所示)。企业与企业是信任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资源。当产生需求时,企业直接从合作伙伴处得到信息并与之开展贸易。
2、值得信任合作伙伴信息获取模式(如图2所示)。当业务需求产生时,企业向多家信赖的企业发出征询信息,当得到反馈信息后,通过信息鉴别,从中选择质量最佳、价格最优的企业进行交易。
3、信息搜索模式(如图3所示)。从搜索引擎、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平台、企业黄页等寻找信息,或委托专门的信息代理服务机构寻找所需信息。
三、信息获取的成本因素分析
1、固定成本。(1)硬件成本:包括实施电子商务所必需购买的计算机设备开支。硬件的投入、更新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投资。(2)软件成本:包括系统软件和开发应用系统的成本。软件是电子商务企业成败的关键且成本比较高。(3)系统运行成本: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建立后需要时时更新,并要对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4)企业间的通信成本:包括通信费、入网费和网络服务费等。
2、可变成本。(1)人员成本:企业的信息获取需要管理信息系统员工及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支持。同时,可能要支付员工培训费用。(2)获得成本:网上信息可分为免费信息和付费信息。一般付费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更高,因此对企业来说其价值也会更高一些。(3)考察成本: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企业获取的信息还必须具有时效性,因此信息的搜集者必须花费时间进行甄别、过滤。(4)风险成本:企业依据信息进行交易成功率也并非百分之百,企业要承担风险成本。
四、信息获取的成本模型
信息的获取可以决定企业经济运营成本及决策成败。在此我们引入贸易成本,用CT标识,表示依据获取的信息进行交易的所有成本之和,它包括商品购销成本、物流成本等。为简单起见,假设前期所有固定成本投入为CF,其值由企业的需求、规模、资产及信息化程度决定。另外设CH为人力资源成本,CG为信息获得成本,CI为考察成本,CT为贸易成本,CV为风险成本。如果C表示经济行为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可变成本的总和,信息获取的成本模型即为
其中N为总交易次数,其值越大,则每次分摊的固定成本就越小。风险成本的值可以用交易发生的总成本乘以一个概率系数来计算它。
选择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付出的成本也会不同。依据上面给出的三种信息获取模式,下面讨论相应的成本模型。
1、直接信息获取成本模型。在这一信息获取模式下,需要的人员相对较少,获取的信息也被完全地信任,不存在考察成本和风险成本。设此模式下的信息获取可变成本总额为C1,则
2、值得信任合作伙伴信息获取成本模型。此模式与上一模式相比,人员不会有明显增多,但需要时间对信息进行甄别、比较,而且存在使用风险。由于存在贸易伙伴的可选性,所以平均贸易成本要比第一种模式低。设在此模式下信息获取成本总额为C2,则
五、企业最佳信息获取成本模型及分析
在单一信息获取模式下,哪一种模式成本最低?对影响总成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CH1
事实上,多数企业管理者都意识到了信息的价值,他们常常会综合采用多种途径去获取更加及时、全面和准确的信息。那么他们所付出的成本会发生何种变化呢?为此我们引入加权信息获取成本模型来进行分析。设企业运用三种方式获取信息的概率分别为 P1,P2,P3,依据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易的贸易成本为CT4,风险成本为CV4,C4为信息获取成本的总和,则
C4=CF/N+P1(CH1+CG1+CI1)+P2(CH2+CG2+CI2)+P3(C3+CG3+CI3)+CT4+CV4
其中P1+P2+P3=1;P1,P2,P3∈[0,1]。
假设B表示企业愿意为本次活动付出的成本预算(该预算的大小由经济行为的收益及企业愿意接受的赢利水平决定),当C4≤ B时,综合应用多种途径的信息获取行为就会发生。对于该模型,我们进行以下讨论。
(1)对于模型本身而言,当我们令P1,P2,P3中任一概率值为1,其余二者为0时,该模型即为单一信息获取模式下的三种成本模型之一。
由于在多种信息获取模式下获取的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优良性都要强于单一模式,因此CT4不会大于CT1,CT2,CT3中的任何一个。统筹搭配三种信息获取模式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比重,以调节系数P1,P2,P3的大小,可以实现C4≤C1,C2,C3,此时企业付出更少的信息获取成本;当C4近似等于每次经济活动的最低成本预算时,该信息获取模式就达到了最佳。
(2)模型中固定成本分摊CF/N值的大小依赖于系统建立与维护的总成本及使用年限,使用时间越长,可用于信息获取的次数越多,每次分摊的值就越小。当然,在企业规模不大时采取向专门的服务公司租用部分硬、软件和空间的形式来建立商务系统,则每次获取信息的总成本就会小些。
(3)最佳信息获取模式的出现依赖于模型中概率参数P1,P2,P3的精确性。很多情况下,P1,P2,P3的值会依企业资产规模、阶段、业务运作方式和行业格局而变化。一般企业的起步阶段及发展壮大阶段需要不断拓展市场,因此会偏重第三种信息获取模式,此时,P3,P2的值就会略高一些;在企业的成熟及稳步发展期,企业的贸易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维持老客户和偶尔增加新的客户,因此信息获取方式主要以第一种模式为主,则P1、P2的值会略高一些。因此,在利用此模型对信息获取成本进行测算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值。
六、结束语
不同企业在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信息获取的方式、途径和侧重点也不同。本文通过深入企业信息获取到开展贸易的整个流程中提取各项成本,然后用的方法建立起的数学模型无疑是有普遍意义的。本文对三种模式下的信息获取成本都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为寻找最佳成本的信息获取途径建立了加权信息获取成本模型。这些模型适用于绝大多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企业的信息获取行为。文中以预期成本为底线来检验一个信息获取过程优越与否的指导思想也适用于一般企业。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明确了电子商务活动企业信息获取的模式及成本并建立模型;其次,企业可以依据模型对企业已有的信息获取模式进行量化分析以评测信息获取模式的优越性及信息价值;再者,在企业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后,该模型是电子商务项目评估较为直观和简便的工具之一。
【】
[1] http://www.fjtu.com.cn/fjnu/couseware/0424/course/_sourse/web/lessen/charl/j3.htm。
[2] 朱珍:信息成本及其现实意义[J].情报,2003(5):22。
[3] 臧红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5(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