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对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第三方物流; 主要问题; 对策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this paper completely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process of the industry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china, and supplied with the concret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ird party logistics;the main problems;measure.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和发展
供应链节点将自身的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外协给第三方,即通常所说的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在国外也称为契约物流(Contract logistics,CL),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在国际上,物流外包已成为一种趋势,虽然目前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量还不是很高,但增长很快。例如,真正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的营业额在整个物流市场中的比重,2004年美国在10%左右,欧盟在15%左右,在5%左右,但欧美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以20%以上速度上升。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
二、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链中的各环节是不能彼此分割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作为物流的专业化形式----第三方物流,贯穿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因此,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专业化经营的优势,可以实现物流业务规模经营,从而减少了供应链节点企业自办物流需要投入的大量投资和员工薪酬的支出,解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通过与客户企业共享的信息资源,实现联合调运,打破各个供应商、各个客户群之间的界限,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并减少运输费用等,从而减少了整个供应链运营物流的成本。
2.有利于改进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形象
引入第三方物流后使企业能够快速的响应顾客的需求,加快定单处理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产品的售后服务,送货上门,退货处理废品回收等也可以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3.有利于提高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有可能无法满足其所有的物流服务需求,在许多情况下,而它们的顾客所需要的物流服务往往要求具有特别的专业知识技能。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除核心业务活动之外可以不参与其他物流活动,企业能集中资源和精力用于核心活动,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4.有利于帮助供应链节点企业降低风险
如果企业自营物流要面临投资的风险和存货的风险,如果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那么企业既可以避免盲目投资,又可将资金用于更适当的用途,从而规避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及时对顾客订货做出反应,防止缺货和快速交货,企业必须提高库存量,存货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还有贬值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配送加快了存货的流动速度,减少了企业的库存量,从而减少企业的库存风险。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性约束是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物流业作为一种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行业,所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关乎众多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又各有各的规定,各作各的规划。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导致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管理乏力等,行业和区域物流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差距拉大;另一方面,在这种体制下,全社会的物流过程被分割开来,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作业环节不能构成一个有序的连续动作,这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
2.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小,服务成本高
据仓储协会2005年10月发布的《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13%左右。企业规模过小,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范围都有限,造成服务成本相对较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而且服务的质量也比较差,导致物流需求方对第三方物流行业的满意度偏低。
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功能单一,水平不高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物流功能还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送和定货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不完善,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而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而真正能够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4.物流专业人才匾乏
我国物流从业人员虽已初具规模,但物流操作人员大部分文化低、观念滞后、技术管理水平差,具备物流知识的专业人才和信息管理、经营管理、客户管理及营销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物流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物流业的重要瓶颈。很多物流供应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对策
1.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
政府应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打破条块分割的物流格局,建立开放统一、通畅合理的物流体制。为此,各部门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各地方政府各相关部委的物流发展规划应彼此衔接、整合和统筹规划。同时,政府应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比如营造适宜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制定有效的物流管理政策,加大对物流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推动物流科研和发展等。
2.采取措施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才刚刚起步,要想参与全球化的物流市场竞争就必须按照的、规模的道路发展。政府需要大力扶持国内主要物流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市场主体。通过制定现代物流行业规范和制订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限制小于规模经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注册,引导国内大型物流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合作、相互持股或者相互转让股份,支持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3.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在不断地整合自身的资源与功能同时,也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整合,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包括物流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订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尽快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4.重视物流管理的教育和研究,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应该通过正规化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物流知识、操作技能的人才。除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应加大培训物流从业人员的力度,可以与高校和管理咨询机构合作,通过开展服务管理咨询和企业内部培训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式提高自己企业员工的现代物流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的水平。
[1]陈文若主编.第三方物流 [M].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78-82.
[2]杨晓雁著.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9-93.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址:http://www.cflp.org.cn/oth/content/200703/200721974.html .
[4]代文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务,2007,1:45-47.
[5]王微.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新经济导刊,2001,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