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行政生态环境的互动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9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行政生态 社会发展
行政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周围环境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传统等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以及公共行政对该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电子政务是一项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系统工程,发展受到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和政治构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电子政务(本文中使用的电子政务概念,均是指广义的,即政府信息化。它包括狭义电子政务和电子化政府)已经成为一种积极先进的变革力量,它对我国的国家行政体系、价值观念、政治生活、个人参与和评价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态度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的行政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建设有特色的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经济要素是电子政务的发展的基础
行政生态学把经济要素列为影响行政的第一位要素,认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从就业结构看,像农业经济;从产值结构看,像经济;从带动结构看,又像信息经济。正如徐中奇指出的那样:从整体上而言,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处于过渡型社会。
中国区域经济实力的差别带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在同一个社会中同时存在不同的行政制度、行政行为和行政风范,从而出现极不调和的现象。一方面各地区域经济实力、基础不尽相同,对应着各地电子政务的发展也相应的差别化,造成新一轮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上的地区差异,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好将减弱电子政务全局上总体效益。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通常是流程没有完全改善,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并存,无法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却更添了政务负担。
东部沿海城市由于对外开放的程度比较高,更容易接受到国际的压力会主动地接受电子政务的观念,来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以便改进地区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与资金,为了迎接国际化的挑战,这些城市会更积极地推进电子政务。这些地区环境比较好,项目也容易成功,因而也容易保持高的积极性,西部一些落后地区则相反。
2 社会组织的变迁是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力
行政生态学注意到社会组织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不同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个体为了一定的目标自愿组成的社会结构体。电子政务的发展构建于互连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连网使全球化的程度深化,产生了一种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组织形式——“网络社会”。互连网使社会组织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撞与融合成为必须面对的事实。这样对于保障社会主体的自由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提出了新的问题。
社会组织与政府传统沟通模式是国家通过垄断和控制传媒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和灌输来形成社会的认同意识、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垄断和封锁那些不利于政治稳定的信息,用强有力的措施来控制传媒,发布经过筛选过滤的信息以营造统一舆论,控制舆论导向;二是通过诉诸道德、伦理和思想意识等方式的说教和灌输来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以赢得民众对宪法的忠诚,对制度框架的认同和对政府的能力、政绩的肯定;三是政府控制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使之与政治发展水平相适应。
价值取向方面,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非人性化导致科技与人文的割裂加剧。信息时代“数字鸿沟”的凸现,无疑使这种割裂的负面效应空前显著。“数字鸿沟”日益扩大意味着信息贫困者生存、发展的权利受到限制,极有可能或正在被数字化时代所抛弃。网络一族分享着统一的知识和语言,而排拆外来者。毫无疑问,数字鸿沟正导致网络化的新的“种族歧视”的产生,人的存在被虚拟化、机器化,导致网络一族忽略他人的存在,把他人当成符号看待,无视他人的尊严等等,人文关怀冷漠、伦理道德弱化。
思想观念方面,互连网的物理结构让信息自由传播,使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无政府”、“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充斥着网络社会,边缘文化的泛滥,以及各种虚假信息和无聊信息的传播,对主流社会构成了威胁。
生活方式方面,电子空间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的个体能力和交往能力。互联网给人们营造了丰富的话语权利,个人的自我表现不知不觉代替了主流文化的说教。公众享有大部分行动的自由,逐渐适应了独立思考,更加强调自己的权利而保持思想的独立性。政府对于民众信仰、宗教和政治观念,变得越来越不好控制了。任何一个网民都“能够”随意参加国际网上社团,“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能够”阅读国家严格禁止入境的各种信息。
3 沟通网的虚拟化增加电子政务发展的复杂性
行政生态学关注的另一个要素是沟通网,包括社会的文化水平、使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讯和的状况等使整个社会互相沟通的手段。电子政务发展的载体是互连网,是一种虚拟环境的沟通网。
从社会的文化水平的角度来说,行政生态学认为沟通网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动员性”(Mobilization)和“同化性”(Assimilation)。所谓动员性指社会人口参加庞大的沟通网的程度,所谓同化性则指全社会人口对同一价值体系与目标等的认可程度。在变化的社会中,尤其在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使社会前景与社会取向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人们之间,以及人们与事物之间的新的关系正在被强烈地感受到,大量事情固然被说起,但只是出于一种社会内部被限定的立场,新的信息和种种新的取向获得了广泛深入的需要比任何专门化的政治、军事或商业信息所引起需要都更为广泛和深入。显然,一个社会的沟通水平高,则容易在更多的问题上更快地达成共识。反之,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就面临着比较多的不同意见和麻烦。
从使用语言的状况来说,互联网信息优势使网民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无国界数字化空间”中难以控制的信息跨国流动,信息输出大国更容易将本国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数字化空间传递给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扩张。
从社会舆论的力量的角度来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量大、成本低、简便易行、无国界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每一个上网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程序和网上协议程序传播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这势必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当作为一种文化和信息通道时,利用它对不同制度、观念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乃至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就成为一些国家推行国家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作为信息多媒体工具,具有强大的消费和娱乐功能,极大地刺激了大众文化的,它对于文化、精英文化的建设有消解作用。此外繁杂的信息网络中,不仅存在无用的垃圾信息,而且存在危害性颇大的虚假信息,导致社会舆论的力量离散化。
从通讯和的状况角度来说,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易沉溺于虚拟环境,将增加与外界隔离的危险,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另外,如果把一种虚拟的环境当成真实的来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会逐渐脱离真实的实在,对现实世界产生某种疏远感、淡漠感、甚至不信任感。
政务发展的载体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对人们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热情有消解作用,导致政治观念的淡化,增加了主流政治文化建设的复杂性。
4 符号系统和政治构架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迫使电子政务的发展适应全球性政府效能竞争
电子政务作为一项技术研究成果而被发明。它作为一种政务媒介的力量有可能改变了所有先前的行政和政治运作方式;作为一种社会传播媒介的力量有可能影响社会关系的体制和形式;作为一种电子媒介的固有属性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基本感知,并由此改变了我们互相之间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作为一种强势的政务媒介,在改变我们社会的规模与形式的过程中,借助极大增长了的政务信息流动性而获得了它的地位。
社会政治符号系统,包括政治神话、政治法则和政治典章等。这些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意识和政治游戏规则的影响。行政生态学认为政治神话中包含一些直接影响着人民的政治意识。电子政务的发展的载体互联网已成为文化渗透,尤其是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会大量涌进别国网民的眼睛,人们把互联网上的政治体系、政治文化同本国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并做出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网民的政治导向和信仰的变化,造成了对主流政治意识冲击。
秉承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两分思想,行政生态学认为政治与行政应该是分离的,政治领导行政,而行政则实现着政治的目标,这种关系决定了政治结构也是影响行政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网络化全球语境中,无中心、反体系、多样化、个性化的后性正在瓦解现存的以等级结构和统一规范为特征的体系。在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相对静态的政治模式和价值体系不再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它对个人生活逐渐失去规范力和促进力。对于有钱或有知识的人来说,国家的界限开始模糊,他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栖身和创业的场所。网络使公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渐淡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力量才能吸引住越来越没有祖国观念的精英人才,精英人才的大量流失从根本上毁坏了国家强大的重要基础,精英人才对祖国的漠视,知识和财富领域的弱者却给国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产生了更严重的依赖;因此呈现全球性政府效能竞争的态势。
行政管理领域,已约定俗成地存在一些国际标准,如行政决策优化标准、行政效率标准、行政功能评价标准。行政作为政府的功能和活动,是一种“生态现象”,必须考虑到国际因素这一影响变量。在世界主要国家政府已移至“信息化生存”时,如果我国的电子政府实现不力,在全球政治的互动体系中处于边缘、吸附地位,将有碍国家利益与愿望的表达,以及国际讯情的接收。
5 结论
行政生态学认为以上要素之间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交叉作用、互相影响的,因此在实际考察中,情形是错综复杂的,既要注意单个分析这些重要因素,又要注意到彼此之间的互动性。
行政生态环境所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是人文社会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不仅仅包括国内环境,也应包括国际环境;不仅仅包括一国的宏观环境,也应包括一省一县的微观环境;不仅包括静态的行政环境,也应重视动态的行政环境。
通过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对行政生态的影响分析,笔者认为,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行政环境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次要方面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其次正确认识我国行政环境的外在表象与内在实质的不一致性,在电子政府发展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电子政府发展措施。仅从表面现象出发制定电子政府发展措施,就很可能造成行政秩序和秩序的混乱。再次正确认识我国行政环境的多样性,注意各地、各级政府行政环境的差异性。我们只有因地制宜、因级制宜、因行业制宜地制定改革措施,才能使电子政务良性发展进而优化行政环境。
1 徐中奇.行政生态学研究述评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发[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4)
2 姜奇平,汪向东.行政环境与电子政务的策略选择[J].社会科学,2004(2)
上一篇:客户关系管理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及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