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明英 时间:2010-06-28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地深入,高等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外贸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办学思想、教学制度、人才培养过程等的高度概括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创新,关系到人才培养能否满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事业能否做到发展。
  
  1 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教育的国际化,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发展机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综合国力较量中,占更多、更先进的知识资源,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加入WTO是我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标志,伴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对外合作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如何适应这种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变化,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校各个专业都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归根到底,这主要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且大多作为重点学科或重点专业来加以建设,努力培养能适应国际市场的、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外贸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以化教育理念为指导,适应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
  2.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现状,熟悉WTO规则与国际惯例以及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备商务和机的较强的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的操作、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2.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及国际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丰富与调整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可为五大模块: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课、专业选修课及公共选修课,在课程设置方面建立宽口径、厚基础、注重素质、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强化外语、计算机应用、商务等工具类、能力型课程教学,使学生成为知识全面、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并能熟练使用外语及计算机等进行工作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   2.3 教学手段和方法
  根据国际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法应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学生能力培养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中心,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从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经验看,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是高校实现其培养人才根本任务和取得自身的根本途径。从全国的整体情况看,目前产学研结合涉及的学校和面还很小,结合的深度还比较浅,特别对教学工作支持力度还很小。为此,高校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背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重视和运用好实践教学环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要不断扩大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如精心组织好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获取关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丰富的直接体验,形成合理的知识构成;也可以在在实际运用中消化已学的知识,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沟通社会与学校的联系,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真实本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其它相关知识融入其通,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和知识性,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4 教学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日常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不断完善各种日常教学与管理制度,包括:教材审批制度、教案/讲义/课件等管理制度、试卷审批制度、试卷分析制度、实验报告分析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教师激励制度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科技的激烈竞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通过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办学资源,开放的人才培养观,化的教学手段,针对性强的专业设置,灵活实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等,对传统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培养既能满足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能迎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挑战的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外贸专业人才。
  
  
  [1] 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J].高等教育,2006,(5).
  [2 ]安江英等.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
  [3] 马云阁.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7(3).
  [4] 李金铃.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J].2002(3).
  [5] 窦建华.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6).
  [6] 胡列曲.论全球化及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