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人员的信息素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茗 时间:2010-06-28
 [摘要]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企业欲在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信息化建设失败的现实,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太低,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及其带来的企业变革的要求。因此,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素质对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信息素质 培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推进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企业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信息技术也加速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使得我国企业不得不在新的国际分工中谋求生存空间,并在新的国际商业规则下参与竞争。在这种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加剧的环境中,企业必须提高自身信息化程度和应用水平,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可能真正实现和国外企业对话与公平竞争。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人员信息素质界定
  
  1.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早由两位美国企业经营战略管家帕拉哈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它包括“软”的或“硬”的方面,也可能是无形的、不可测度的。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2.企业人员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的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首次提出。根据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和教自学家的观点,信息素质或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和获得、利用、开发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它集中表现在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力上。评判一个人信息素质的高低;是看掌握信息量的大小而是看他对信息的操作和使用能力的强弱。
  在今天的知识时代,具有较高的素质、信息化水平管理能力,已成为新一代知是员工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信息化素质是员工素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信息素质最大的特征是人们对信息文化的内化。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3.企业人员信息素质的重要性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将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推进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企业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不得不在新的国际分工中谋求生存位置,并在新的国际商业规则下参与竞争。在这种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加剧的环境中,我们的企业只有提高自身信息化程度和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和国外企业对话和公平竞争。因此,普及信息知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员工是企业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员工是企业的基本要素,一个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员工,企业的员工素质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员工既可以成为企业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也可能成为企业破产倒闭的罪魁祸首。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来说,人的因素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对处在企业不同岗位上的人员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企业普及信息知识,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让每一位员工既是信息的需求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增值网络。
  
  二、企业人员信息素质现状
  
  1.信息建设观念滞后
  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对企业人员信息素质建设投入不够。很多仍愿意停留在旧有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并不感觉到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有的企业还要面对生存的压力、资金的紧缺,让他们拿出精力和资金来完成企业的信息化,难度可想而知。另外,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自身素质不足将更充分显现,现有的企业职工由于自身素质问题,面临对于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操作方式的不适应,甚至面临残酷而痛苦的淘汰过程。因此,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企业的员工都急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
  2.企业人员的素质低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生产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这样的人才。此外,企业很难找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职的IT人员薪水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可能留不住这些人才。只有当企业中的骨干队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与能力,同时能够真正理解信息为管理服务、为经营服务的管理理念,企业领导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观念,形成决策办事讲科学、靠信息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信息化的建设才有意义。
  
  三、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素质
  
  企业核心竞争力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素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有一批对企业忠心耿耿的生产经营者和业务骨干,企业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开发出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跨国公司在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技能上下功夫。   1.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处理技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是制约核心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既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本领,又具有为经营管理服务的理念;既善于学习,又勇于实践。因此,全员信息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人员,上至企业总裁,下到基层的每一个人。全员信息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也应该涵盖信息基础知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信息等诸多方面。
  今后,企业不仅要加大对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和引进,更要注重对全体员工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培训,只有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才能焕发出强大功能。当前,对员工培训、培养的途径很多,各种培训班、讲座、在职培训、脱产学习、学历教育等等,企业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信息化培训、轮训、考核,并采取措施鼓励职工积极参加机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职工的信息化水平。
  2.培养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文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文化,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来营造企业的信息文化。企业信息文化既具有信息文化的一般特征,如数字化、智能化、化、虚拟化、快捷化、交互性等等;又具有企业具体的现实特征,如企业行为的个性化、复杂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企业成员道德观念的多元化等等;同时,更注重强调人性与和谐、交流与学习、认识与参与等方面。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文化不仅要求企业在内部建立开放的管理环境,使企业能够顺利地实现横向和纵向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要求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方便地与外部的供应商、销售商、顾客共享信息,善于吸收外界先进的技术、观念和知识,处理好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将信息素质课程列入公司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计划。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是知识工作者,获取利用信息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一些公司还将信息查找和利用编入现行工作程序,或将信息查找利用和分享纳入项目管理方法。
  把信息素质当作一种同项目管理、交流和演讲技能同样重要的工作技能。在员工招聘和职位描述中,突出对信息素质的要求。与公司各级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将有效的信息处理技能列为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以奖励具有信息素质的员工,并鼓励更多的员工获得信息素质。
  3.以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新世纪的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信息技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是预测和决策的基础,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提升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信息不灵,就相当于人的耳目不灵、鼻子不通,将无法生存。所以,企业要尽快将计算机引入信息管理,尽快完成信息管理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暂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也必须强化信息机构建设,建立信息网络。要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把信息作为管理活动的基础依据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四、结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进行深层次变革,必须在企业管理中融入现代思想理念,应用现代管理方法。
  :
  [1]张旭梅但斌刘 飞:企业信息化工程.出版社,2003
  [2]靖继鹏张海涛: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管理.机械出版社,2006
  [3]欧阳峰傅湘玲: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