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服装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研究
[摘 要] 在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对服装人才的要求、对课程设置的建议这几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关键词] 服装专业 社会需求 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掌握毕业生就业后对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适应程度,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一步探索服装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以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之目的,我们就对毕业生的评价、对服装人才的要求、对课程设置的建议这几个问题,对山东省的部分服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较差结果。
一、用人单位对服装毕业生的评价
为了详细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情况,我们对山东省部分服装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1。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多的用人单位对服装毕业生予以充分的肯定,不少学生能较好的适应工作,甚至很快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机操作等方面评价较高,但同时认为学生在的团队协作、运用、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企业对服装人才的要求情况
为了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我们需要了解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此,我们就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工作经验、家庭住址、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实践创新、外语水平、外语语种以及电脑操作等方面的要求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
在学历要求上,所调查的企业中有94.5%的企业要求是专科及以上,3.6%的企业要求达到本科及以上,1.8%的企业允许毕业生是专科以下学历。山东省的大部分服装企业对学历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达到专历就可,这与企业本身的规模以及服装行业本身的特点有关,服装业是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行业,而且山东省的大部分服装企业规模中等,主要从事外贸服装加工之类的业务,所以相对于学历来说,他们更重视就业者的技术操作能力。
工作经验方面,72%的企业要求要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10%的要求达到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可见,大部分企业都会对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会缩短工作适应期,提高工作效率。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有工作经验,但是为了顺应这一社会要求,学校可以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85.5%的企业对家庭住址并无特殊的要求,用人不限地域,只有12.7%的企业要求是本地籍贯的学生。随着人事任用制度的不断改革,各个地区对人才的走向逐渐放宽,人才流动不再受地域限制,这为毕业生寻找适合的工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为企业能聘用到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的条件。
83.6%的企业对职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人才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还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基本的职业素质。
具有精通的专业知识,会给毕业生在工作适应以及创新方面提供基础, 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81.8%的企业在毕业生专业知识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这里所指的专业知识,不但是知识结构的层面,而是更侧重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上。
实践创新,这是74.5%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所看重的,也是人才的重要素质,只有具备创新能力,企业才会发展,经济才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