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8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绩效考核
一、引言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本之源,在中国社会主义化建设全局中人力资源开发始终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中国企业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独占熬头,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深度与广度,因而研究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促使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适应时代的要求,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目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把人作为企业的财产或工具,只重拥有不重培训开发,在用人上,只囿于公司内部的小圈子,论资排辈,重关系,轻业绩严重,只重视人的现实存在,注重人现实的、文化程度、现实的工作能力,而忽视了人的进一步学习、提高的需要;只强调人的社会性,看重纪律、制度、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而没有考虑到员工的真正需要,把人看作是成本而不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节约成本上,忽视员工培训开发等。
2.机构设置不到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已设置人力资源部的企业大多是将“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部门的功能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范围内,配置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训练,整体素质较低。
3.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严重不足
据一项对我国主要城市100余家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20%左右的企业,其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10元~30元之间;30%的企业年人均在10元以下;其他国有企业多数为亏损单位,已基本上停止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结果使企业的效益低下。
4.企业文化建设薄弱滞后,企业精神模糊
我国企业大多数未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并为之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功能都没有很好地挖掘出来,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精神缺乏鲜明特色,凝聚力明显不足。
三、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
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中国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管理理念决定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决定行为,要建立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应建立起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具有激励作用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推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要把人才的培养成本看作一种投资,这对培育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完善和落实员工的培训机制
人才培训是对人力资源的增值途径。通过培训,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提高运作效率,使企业直接受益。因此,企业要逐步完善和落实企业员工的培训机制,使员工在为企业的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目标,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3.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工作作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的总称。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更能增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是企业向整个社会展示自己良好的管理风格、经营状况及积极的精神风貌,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4.强化激励的分配策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高人的工作与劳动积极性不能长期靠做思想工作。工资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因此要通过建立新的工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为实现劳动力价值创造条件。新的分配机制必须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强化用人主体对工资的决定权,逐步实现市场工资分配政策。
5.建立的绩效评估体系策略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正确的考核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通过不断地改善员工个人的绩效,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坚持系统与辨证的观念,切实把绩效考核落到实处。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企业决策者应当意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
[1]李丹蔡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6,(3):83~86
[2]李会欣邱阳东: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途径[J].商业研究,2006,(3):100~102
[3]赵斌宇卫昕: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