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促进社会和谐的哲学思考
内容摘要:是人类社会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展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旅游的和谐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有天然的耦合关系,旅游是促进人与自我、人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为了发挥旅游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作用,应大力倡导和谐旅游,树立新的“旅游权利”观,推进“大旅游”协调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旅游 旅游权利 对策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转型是为了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倡导和谐旅游。而和谐旅游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和谐社会为旅游的和谐发展指明了和谐的发展理念,创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日臻和谐的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旅游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旅游与和谐社会有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旅游是促进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
旅游的本质属性决定旅游是促进人与自我和谐的动力
20世纪40年代以来,旅游学术界和管理界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概念进行界定,这些定义多是概念性或技术性的界定,从旅游现象的性、社会性、文化性、综合性或从统计的目的出发进行,尚未揭示旅游的本质特征。从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主流意识来看,过分强调了旅游的经济属性,“旅游是产业”、“旅游是动力产业”等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气氛浓厚,而旅游的本质属性被置之脑后。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基本要求,研究旅游同样要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是一种变换常态的时尚的生活方式,是人的日常生活在异地的延续,是人自身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据此,旅游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旅游的本质是寻求心理的愉悦,人性的和谐是旅游的本质属性,而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等不过是旅游的外在表现特性。
邹统纤(2004)认为,旅游是人在游历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心理调节或精神平衡的过程。因为“现实自我”的日常生活少了新鲜感、亲切感和自豪感,人们往往希望通过旅游来找回这些久违的感受,获得“理想自我”的精神补偿;因为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太多的社会责任使人们在“现实自我”的日常生活中普遍觉得精神紧张,人们同样希望通过旅游来释放压力和消除紧张,获得“理想自我”的精神解脱。可见,通过旅游的这种“补偿”和“解脱”功效,能使人自身实现心理的调节和精神的平衡,促进人自身达到和谐状态。社会中不和谐的种种迹象皆由人自身的不和谐造成的,只有社会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谐了,整个社会就有可能和谐;而且,通过旅游获得内心和谐的人们将会更加富有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了人的生产力。因此可见,从旅游的本质属性来看,旅游是促进人与自我和谐的动力,因而也就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源。
旅游发展的生态效应说明旅游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动力
旅游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存”的事业,是环境代价比较小、环境产出效益比较高的行业,环境质量是旅游的主要卖点,没有好的环境,旅游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旅游是“眼球经济”,讲求的是和谐的美,旅游者追求的是美的环境、美的景观、美的享受。人从自然中获取美的享受,自然也因为旅游者追求美而得到有效保护甚至改良。例如四川九寨沟,“过去整车往外拉木头,越拉越穷;现在整车往里拉游人,越拉越富”,完成了由“乌鸡”向“金凤凰”的历史性转变,被誉为“人间的天堂”。虽然,由于旅游开发者的“功利性”,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破坏性开发的行为;由于旅游者的不成熟消费,对生态环境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行为。但这不是旅游发展的本意,而是旅游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更是坚持的旅游发展观不够的缘故。事实上,发展旅游与优化环境、保护环境是有机统一的。因为旅游对和谐美的追求,人与自然完全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从这个层面上讲,旅游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动力。
旅游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决定旅游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动力
John Swarbrooke(2001)认为,旅游消费的对象是服务产品,游客的旅游消费只是购买旅游产品的暂时使用权,而且这一暂时使用权也是必须要共享而非独享的。如参观三峡大坝的游客必须与在同一时间内抵达了三峡大坝的游客共享大坝旅游消费。也就是说,不同阶层的人在共享同一旅游产品时的权利是均等的,不管游客在“现实自我”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但在旅游活动中,就会暂时卸下社会化的面具,没有了平常社会角色的种种规定约束,也就容易复现和展示出“理想自我”的个性特征。在这种人性真实表露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将会容易与周围的人群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某些旅游产品本身就要求游客具有真诚交往、互帮互助的品质。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拓展训练专向旅游产品,其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体成员间的诚信交往、互帮互助和爱心精神。还有,旅游更多的是人对人的服务过程,游客在接受“宾至如归”的服务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直观的影响,也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且,社区居民的热情友好态度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享受人世间的温情和友爱,这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游客常常受这种氛围熏陶,也会对他人付出爱心和真诚,这正是人际关系和谐所需要的。一旦游程结束,游客又回到“现实自我”的生活中,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受旅游经历所产生人际关系“换位”思维的影响,也比较容易建立起和谐信任的人际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讲,旅游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动力。
旅游流的特点证明旅游是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的动力
如果说追求人性的和谐是引发旅游流的“内动力”,那么差异则是引发旅游流的“外推力”。文明与古代文明之间的差异导致现代人对访古溯宗的偏好;自然景观与人为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随历史发展而变化,从而带动人的心理呈现逆反状态,如化和城市化导致现代人对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就越来越偏爱;人类聚居群体在空间上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地理局部封闭性,进而产生了区域间的相对神秘性,而这种区域文化差异构成的神秘性恰恰是区域间旅游流的巨大动力。由于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客源分布特点,我国的旅游流有两个显著的流向,一是从城市流向,二是从富裕地区流向贫穷地区。这样,旅游流引发资金流,经由旅游就业和旅游乘数效应,实现财富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再分配和再生产,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先富带动后富,从而实现区域间的和谐发展。此外,旅游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社会现象。文化的习得性与文化的传承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这一双面性在旅游上表现得更加直观。文化的习得性既包括游客的习得性,也包括旅游地社区居民的习得性,旅游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旅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发展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然而目前,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旅游的产业特性,在功利行为的驱使下,存在着众多不和谐的现象,如武当山遇真宫的火灾、张家界的城市化、泰山的索道缆车、孔庙的水洗事件。这些现象说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偏差,突出表现为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错位开发甚至破坏开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型景区的过度商业化和城市化,旅游区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的丧失和道德风尚的改变甚至恶化,旅游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欺诈游客、安全隐患,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等等。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和谐发展,阻碍了旅游终极目标的实现。为此,旅游界应在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指导下,努力发挥旅游在促进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四个方面和谐的重要动力作用,大力倡导和谐旅游,树立新的“旅游权利”观,积极推进“大旅游”的协调发展,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旅游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路径
所谓和谐旅游,就是要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作用,坚持的旅游观,倡导和谐的旅游发展观念、消费意识,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竞合关系,构建以“人本、健康、诚信、协调”为特征的和谐旅游新局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人本和谐的旅游发展观念。目前,关于旅游的发展观,有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业导向、生态导向、文化导向等五种观点。资源导向过分强调旅游资源对旅游发展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游客的需求而一厢情愿地开发,造成了大量资财闲置和浪费;市场导向、产业导向则过分强调市场需求对旅游发展的主导作用,忽视了统筹安排,商业化过度开发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恶化、文物受损、文化异化等问题;而生态导向、文化导向则过分强调生态或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让这些资源束之高阁,却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和权威显示的“领地”。这五种发展观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旅游的和谐发展,是不和谐的发展观。克服和扭转过去旅游发展的不和谐的因素,从根本上就必须树立和倡导新的旅游发展观。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的“人本导向观”应是和谐旅游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学术界应走在时代的前面,用“人本导向观”来规范旅游科学研究,纠正过分功利化的理论研究偏差。旅游学科应定位为人类社会学而非现在的“学——旅游经济学”或“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范畴。因为旅游的本质是人性的和谐发展,旅游学研究的主体是人,属于研究和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极强的社会人文科学范畴。如果仅仅把它定位在经济学或管范畴内,显然是以目代纲,旅游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路子将会越走越窄。因此,我国学术界应尽快对过去的学科研究和发展导向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本质和源头上解决旅游的异化和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旅游的发展观这一根本性问题,要实现旅游业健康和谐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用人本和谐的旅游发展观来指导政府的开发管理行为和的开发经营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或企业的开发行为所造成的诸多不和谐的问题。
2.健康和谐的旅游消费意识。当然,游客不健康的旅游行为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如在一些游客在出境游中表现出的衣冠不整、随地吐痰、乘车不排队等坏习惯,给人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国内旅游中游客在古建筑上乱刻“某某到此一游”、到处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游客参与迷信和嫖赌等庸俗的旅游项目进而助长了这类项目的生存和蔓延;大批游客超容量涌入旅游景区,或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或促使旅游地社会文化结构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等等。可见,旅游消费意识也期待着健康和谐。没有健康和谐的旅游消费意识,旅游也不可能和谐发展。为此,要大力倡导健康和谐的旅游消费观。旅游消费行为的不和谐现象,更多是由国民素质的劣根性造成的,增强国民素质是根本。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2004年人文发展报告》研究成果表明,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我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排在第85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为此,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旅游消费行为中的不和谐现象,尤其要倡导绿色旅游消费意识。无论是风景优美的景区,还是悠久的遗迹,都是大留给人类的巨大的财富,这些既可以满足人民对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应为当代人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条件,以谋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诚信和谐的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发展环境包括创业环境和经营环境。构建诚信和谐的旅游发展环境,既包括政府行为的诚信和谐,也包括企业行为的诚信和谐。目前我国正处在旅游市场的培育阶段,无论是政府还是旅游企业,失信的事时有发生,人为地影响了政府与开发业主、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和谐。诚信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社会和谐关系的灵魂。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开门迎客,关门打狗”的事件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对旅游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旅游地的持续健康发展。旅游经营中的“购物回扣”、“零团费”、“负团费”等恶性杀价竞争,虚假广告、坑蒙拐骗、欺客宰客、尾随兜售、低劣服务等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旅游中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存在,归根到底是过分功利驱使的结果。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旅游企业,要以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去发展旅游业,政府的视线应从单纯对数量的关注(如旅游者的数量、收入情况等)转移到旅游发展质量方面(旅游促进人的发展、扩大就业、传承文化、保护环境以及和谐社会等)的评估;旅游企业要用质价相符的产品和服务去争取游客,以诚信和谐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去获取游客,让游客在和谐的旅游环境中满足其追求人性和谐的发展需要。
4.协调和谐的旅游竞合关系。旅游的竞合关系包括旅游企业与企业之间、旅游六要素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和谐旅游要求构成旅游的各种要素、从事旅游的各个市场主体、每个地区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这一竞合关系应是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为任何不协调、不和谐的竞争,将会致使旅游地形象的损害和游客的流失。如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之际,渝鄂两省市的三峡旅游之争极大的损害了三峡旅游的整体形象,导致2003年、2004年的三峡旅游业遭遇“寒流”。企业与企业、要素与要素、地区与地区之间要在“人本导向观”的理念下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增强旅游地的整体竞争力,联合做大旅游市场“蛋糕”。
(二)树立新的“旅游权利”观
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货币和时间也就越多,旅游业就越兴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休闲也就越来越渴望,对旅游的需求也就越大,旅游也就被视为人类追求全面发展的一种权利。当前,我国人均GDP正在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国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总体上得到满足,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发展,休闲旅游消费将逐渐进入国民的生活领域,“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生存权”一样,是人类实现全面发展应享受的权利。为此,要大力倡导“旅游权利”观,要在立法上明确旅游是人们生活的权利,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出台相关的旅游法规,用来保障旅游者的权利;旅游学术应多从的层次和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旅游的“元”问题(如旅游的本质、价值观、人文关怀等),多关注旅游的价值、意义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服务于产值的增长和经营利润的增加;城乡建设要创造优美、和谐的旅居环境,营造热情好客的旅游氛围,提高旅游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旅游者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发挥旅游的审美、、交流、休闲功能,调节旅游者内心的矛盾,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欢畅”的感觉,达到内心的和谐。
(三)积极推进“大旅游”的协调发展
坚持“大旅游”的思路,将旅游与相关产业整合起来,发展农业旅游、旅游、商业旅游、旅游、教育旅游等,促进旅游业六要素的调整和升级换代;重视旅游的环保功能,开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山水观光旅游、科考旅游、责任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旅游分配功能的正向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边境旅游、红色旅游、社区旅游,使旅游流从城市流向乡村、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实现财富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再分配和再生产,促进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发展,达到区域间的平衡,社会的和谐。
值得说明的是,关于旅游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和谐旅游的研究,在目前尚属比较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作用,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和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愿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1.邹统纤主编.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曹诗图,阚如良,刘晗.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3.John Swarbrooke.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Attractions, Second Edition [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胡爱娟.刍议旅游的和谐之美[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8)
5.谢彦君.论旅游的化与原始化[J].旅游学刊,1990(5)
6.曹诗图,阚如良,曾文贵.旅游文化与审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曹诗图,刘晗,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