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位阑尾炎17例诊治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腹膜外阑尾炎作为阑尾炎的一个特殊类型,其症状、体征均较一般阑尾炎不同,临床上容易误诊而延误,而且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本院自1998年至2008年共收治阑尾炎386例,其中经手术探查确定腹膜外位阑尾17例,现将其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男女性别比例10∶7;年龄最大70岁,最小9岁,9~30岁6例,占35.3%,31~50岁6例,占35.3%,51~70岁5例,占29.4%。入院前发病时间最短12 h,最长6天;住院时间最短8天,最长21天,平均11天。
1.2 临床表现 见表1。
1.3 治疗及转归 本组病例手术过程中,13例采取逆行阑尾切除,4例采取常规切除;切开的后腹膜有5例做了缝合,12例未予缝合,其中9例放置了腹腔引流;术后切口感染9例,占52.9%,1期愈合7例,占41.1%。随访6~12个月,15例无并发症发生,1例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黏连性肠梗阻经再次手术治疗方痊愈。表1 17例患者临床表现
2 讨论
2.1 症状与体征 从本组资料看,本类型的发病率与一般类型的阑尾炎在年龄、性别上无大的差异。其发病率约占同期阑尾炎总数的4.3%。其发病过程除具备一般阑尾炎的特征外,起病隐匿、腹痛部位更不固定,全身中毒症状更为突出。患者常主诉右侧腰背部疼痛和尿痛、尿频,患者体温多数较一般阑尾炎的体温偏高,血象亦比一般类型的阑尾炎明显增高,腹部体征:压痛点广泛或无固定的压痛点,反跳痛相对轻微,肌卫表现多数不明显,多数患者具有右侧髂腰部叩击痛,患者常处于左侧卧位右下肢屈曲体位。腰大肌试验,娄夫辛征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类型的阑尾炎。上述症状和体征是由阑尾的位置病理生理所决定的,其位置较深。部分或全部埋入腹膜外疏松结缔组织内,因而造成毒素的迅速吸收,引起早期较重的中毒症状,炎症累及毗邻的组织器官如输尿管、髂腰肌等,产生所固有的特殊体征。前腹壁的腹膜刺激症状轻微也是本类型的一个突出特点[1]。
2.2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类型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过程具备一般阑尾炎的共性,但突出的表现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右下腹部体征表现轻微。结合右侧髂腰部叩击痛及腰大肌试验阳性,诊断基本成立[2]。在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出现时,应与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疾患相鉴别,可结合结石患者的早期血象无改变、全身症状轻微以及超声影像以资鉴别,部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与本病表现相似,但前者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腹痛症状的前期既有全身的中毒症状,且腹部体征更加广泛,以肠系膜分布区域最为明显。
2.3 治疗 本类型的阑尾炎化脓、坏疽、穿孔的发生率较高,是因为病变位于深部疏松组织内,不易使炎症局限,因而必需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尽早行手术治疗。麻醉的选择以硬膜外为妥,不宜使用局麻,以免为暴露操作带来困难,切口以经右侧腹直肌小切口为宜,在处理阑尾的过程中,可视病情采用常规阑尾切除或逆行阑尾切除,术中应注意保护右侧输尿管,以免误伤,切开的后腹膜视病情缝合或不缝合放置腹腔引流。
【】
1 徐路平,杨国凤.腹膜外位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实用外科杂志,1987,7:379.
2 寿化山.临床腹部外科.郑州:河南技术出版社,1983,232.
上一篇: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烧烫伤的体会
下一篇:腹部闭合伤86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