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联合手术长期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覃雄楚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02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采用跟腱切断、足内侧软组织松解、跖筋膜切断、胫前肌外移等联合术式,并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经5~13年随访,平均随访9.8年,按Garceau的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97.1%。[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联合手术; 远期; 疗效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方法繁多,本院自1991年3月~2002年7月采用联合手术加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102例143足,经长期随访观察,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02例(143足),男67例(97足),女35例(46足);年龄7个月~2.5岁,平均1.1岁,大多数均经过不同程度的手法治疗,检查足部均有足跖屈及内翻、内旋畸形等特点。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步骤

    (1)跟腱切断:足背伸,使跟腱绷紧,在跟骨结节上约1 cm处用尖刀刺入跟腱侧方后翻转使刀刃转向跟腱将其横形切断,使足背伸至踝关节达90°。(2)跖筋膜切断:前足背伸,使跖筋膜绷紧,从足底内侧跟骨结节处刺入尖刀将跖筋膜紧贴跟骨横行切断。(3)内侧软组织松解:在足背前内侧作纵切口,显露并切开松解距舟、楔舟、楔跖内侧关节囊。(4)胫前肌外移:在足背前内侧切口内找到胫前肌腱并将其在附丽点处切断,在小腿下段前侧作切口抽出,在足背外侧作切口将胫前肌腱由皮下隧道穿出,于第3楔骨外侧或骰骨内侧穿孔后用钢丝以抽出固定法将肌腱固定。

    1.2.2  术后处理

    膝关节屈曲80°,足背伸80°~ 90°位长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后拔除钢丝并更换石膏再固定6~8周。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Garceau的标准评价,优:足外形正常,无跟骨内翻及前足内收畸形,足能踏平,步态正常;良:畸形基本纠正,踝关节活动好,足能踏平,步态尚好,遗有轻度内翻,非固定性前足内收畸形;可:较术前有进步,步态尚可,遗有中度足跟内翻及跖屈畸形;差:改善不大仍有马蹄内翻畸形,跛行明显。

    2.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5~13年,平均随访9.8年,按照上述标准,结果优94例,良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97.1%。

    典型病例:男,11个月,因发现右足畸形、活动障碍10个多月而于1999年8月21日入院。检查见右足呈跖屈、内翻、内旋畸形。临床诊断:先天性右马蹄内翻足。入院后3 d即行跟腱切断、跖筋膜切断、内侧软组织松解加胫前肌外移术,术后予管形石膏外固定, 6周后拔除钢丝并更换石膏再固定6周,随访7年,右足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图1),按Garceau标准评价为优。

    3  讨论

    3.1  理论依据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因未完全明确,Stewart和Bechtol通过本病的胚胎学研究,提出肌力不平衡观点。许龙顺等[1]研究发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小腿胫后肌、腓肠肌有Ⅰ型肌纤维增多及同型肌纤维聚集,而Ⅰ型肌纤维是慢收缩高张力纤维,可产生持久的肌力不平衡,久后可使足后内侧韧带、关节囊增厚挛缩,最终导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发生,认为肌力失衡是该病的原发因素。病因病方面的研究对于指导和改进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2]。也为早期进行软组织松解及肌力平衡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1a术前患足X线片  图1b术后患足外观3.2  手术原理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改变主要包括踝关节跖屈、足内翻、前足内收和胫骨内旋等4个方面,而本综合手术治疗也恰恰针对这几方面畸形进行了全方位矫正。跟腱切断延长的目的是矫正后足的马蹄畸形,内侧软组织松解可以矫正内翻畸形,跖筋膜切断可以解决前足下垂和高足弓畸形,而胫前肌外移不但减弱了内翻肌力,而且加强了足背伸和外翻的力量,使足踝部动态肌力保持平衡,有利于维持畸形矫正后的位置,术后外固定时间相对较短,有利于足部骨骼的发育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较多研究表明,早期建立动态肌力平衡可矫正畸形,取得外观和功能满意的疗效[3、4]。临床上已经证实,平衡肌力手术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它符合足部的生物力学要求[5]。

    3.3  手术要点

    (1)切口采取波浪形或S形,以免出现皮肤边缘坏死。(2)后侧、内侧软组织松解要彻底,勿残留畸形;跟腱应在其附丽处切断,防止其回缩过松而发生仰趾足;转移胫前肌的附丽部位要恰当,肌腱应成直线,皮下隧道宽松以减少粘连;并应尽量延长胫前肌腱,拉出钢丝固定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力。

    3.4  术后注意事项及效果不佳分析

    因小儿下肢较短粗,石膏固定易脱落,我们的经验是术后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伸至80°~90°位长腿管型石膏固定,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石膏松紧度,若出现石膏松动脱出应及时更换石膏。本组效果较差的3例患儿均曾反复多次出现石膏松动脱落,术后3个多月拆除外固定石膏发现患足仍残留跖屈内翻畸形,背伸乏力,再次手术探查发现胫前肌腱脱落,重新种植后效果满意。

【】
  [1] 许龙顺,黄耀添,殷琦,等.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及相关实验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95,15:732.

[2] 梅海波,刘昆,刘宏,等.距下完全松解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J].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183.

[3] 刘中坡,霍霁,聂志红,等.改良胫前肌外移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817-818.

[4] 袁毅,蒋家潭,孙军,等.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6,4:573.

[5] 孙客,彭明惺,刘利君,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软组织松解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639-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