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程月霞 王瑛 加米拉 易燕秋 杨滢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产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脑病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的诊断、,减少或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护理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我科2007年至今收治的30例新生儿HIE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如下:
        1  临床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类》的标准,30例HIE患儿,男19例,女11例,有窒息史20例,宫内窘迫史7例,胎吸3例。足月儿22例,早产儿8例,胎龄<24小时 24例,胎龄》24小时6例,所有病例出生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窒息史,30例中反应差28例,紫绀25例,呼吸节律不整21例,呼吸暂停18例,低体温15例,呼吸系统感染14例,惊厥11例,前囟饱满7例,双目凝视7例,昏迷6例,出血5例,肢体活动受限5例,尖叫4例,CT查20例,18例异常,5例双侧额叶白质密度降低,境界模糊,脑室积血3例,硬膜下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室狭窄基底节密度减低2例。24例患儿经治疗护理后症状体征消失,3例明显好转,3例死亡。治愈好转率90%,死亡率为10%。
        2  护理体会 
        (1)注意保暖,患儿多有体温不升,应注意保暖,可将患儿先至于红外线保暖床,病情稳定后放至于暖箱中保暖,定时监测体温变化,并监测暖箱中温度,严格操作规程使用暖箱,避免机体脱水及皮肤干燥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缺氧缺血脑病患儿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大多患儿有窒息史,因此,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如出现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观察氧饱和度,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浓度应维持在40%左右,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氧流量,流速等。避免氧过量引起视网膜病变。
        (3)给予正确的卧位  对疑有脑出血的患儿卧位时应注意患儿头高足低位,防止出血加重,尽量不搬动患儿。
        (4)支持疗法  新生儿肝糖原储备不足,生后12小时即可消耗殆尽,加之缺氧时机体进行无氧酵解,糖原消耗更快,如果得不到补充,易引起低血糖而加重脑损伤。如果轻者生后能哺乳,尽量母乳喂养,不宜哺乳者应注意静脉补充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物质。
        (5)严密观察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易发生惊厥,尤其新生儿惊厥不典型,易忽视,作为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应详细记录惊厥发作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类型,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把脑损伤降到最低。
        (6)预防感染  新生儿由于抵抗力低下易并发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全身护理,防止皮肤损伤和感染,严格按照新生儿病房管理要求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及消毒,工作人员应注意无菌操作技术,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严格探视制度,尽可能减少一切感染机会。
        (7)做好沟通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要多与患儿家长多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减轻家长心理负担,因本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后遗症,因此出院后应指导家属密切注意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门诊随访。 
参 考 文 献 
[1] 沈晓梅,王卫平等主编.儿科.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