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初步体会
【关键词】 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6。大多数病例可以通过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不稳定的骨折,石膏外固定难以达到和维持骨折的复位。从2005年1月~2007年9月作者应用“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ng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2~60岁,平均43岁。按照AO骨折分型:C1型4例;C2型5例;C3型3例。致伤原因:摔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车祸伤2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掌侧Uenry入路,于桡侧腕屈肌与桡动脉之间隙进入。将旋前方肌自桡侧止点切断,并翻向尺侧,从而显露骨折端。先手法牵引复位,临时用克氏针贯穿固定粉碎移位的骨折块,从而恢复桡骨远端的整体外形。C型臂X线机透视,重点观察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恢复情况。复位满意后,骨质缺损区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填充,将略加塑形的“T”形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放置于桡骨远端掌侧面,先于钢板近侧钻孔拧入1枚普通皮质骨螺钉,再于钢板远侧锁定孔拧入导向器,钻孔后拧入2~3枚锁定螺钉,剩余近侧孔可以拧入普通皮质骨螺钉或锁定螺钉固定。远端锁定螺钉拧入时应注意不能进入腕关节间隙。螺钉的长度不必要求突破对侧骨皮质,如果突破对侧骨皮质,要求不大于1 mm。固定完毕将临时克氏针拔除。
1.3 术后处理
腕部支具外固定,24 h后拔除橡皮引流条,视术中固定的牢固及患者耐受情况,开始行腕关节功能锻炼,休息及夜间睡觉时应用支具外固定加以保护。但是对于骨质明显疏松者,术后用支具外固定3周再开始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观察指导患者腕关节的活动度,以及观察X线骨折对位对线情况。
2 结 果
12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桡骨远端掌倾角4°~15°,平均8.5°。尺偏角12°~25°,平均19.5°。桡骨轴向无缩短,下尺桡关节无脱位。根据Krimmer评分标准[1],优8例,良2例,一般1例,差1例。
3 讨 论
现在大多数学者对于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主张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目的是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解剖的完整性,以避免晚期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1]。钢板固定后腕关节可以早期功能锻炼,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也可以避免骨折病的发生,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腕关节的病残率。
但是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普通桡骨远端“T”形钢板并不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原因是该型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常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骨折断端常伴有骨质压缩缺陷,骨折复位后不稳定。且由于普通的钢板和螺钉相对独立,沿着骨的纵向压力易造成螺钉的移位,每颗螺钉的锚合力和抗拉力减低必然导致整个内固定系统的固定松动[2],缺乏有效的支撑。早期功能锻炼会导致骨折块的移位,固定失败。这样就丧失了手术内固定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而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锁定钢板其螺钉尾部有螺纹与钢板成锁定状态,带锁定头的螺丝钉便与钢板结合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锁定螺钉固定骨折块后,复位的骨折块不易发生移位,骨折端稳定允许腕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因不稳定而需固定时间过长导致出现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LCP是AO/ASIF推出的一种全新的骨折钢板内固定系统。锁定钢板即所谓的内固定支架,是在干骺端和骨质疏松患者运用成角稳定性的内固定系统,其优点[3]是作为内固定支架,能对骨折粉碎区进行稳定的桥接固定;可以使用常规松质骨和皮质骨螺丝钉,运用加压固定的原理,使骨折块达到加压固定;允许常规螺丝钉和锁定螺丝钉联合使用;由于带锁定头的螺丝钉不存在任何牵拉应力,所有拧紧螺丝钉不会造成Ⅰ期复位的丢失。带锁定头的螺丝钉被牢固锁扣于钢板,它们在其机械特性范围内对抗载荷应力并通过钢板将应力传递。术中复位的Ⅱ期丢失的危险性因此被降低到最低点。锁定钢板和螺钉之间的固定方式意味着钢板不必要与骨皮质完全相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钢板对骨地压迫力量,在操作中可以不剥离骨膜,降低了骨膜的损伤,尽可能多的保留了骨的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这些都符合微创内固定原则(minimal lnvasive pervutaneous osteosynthesis,MIPO),使骨折更快愈合。
【】
[1] 张殿英,姜保国,傅,等.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20:26.
[2] 张 磊,张海涛,曹前来,等.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0:728-731.
[3] 卢华定,蔡道章,王 昆,等.“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