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状体位对腰椎间盘摘除术微创化作用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刘传见,刘艳,李亚君,宋会平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能使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的难度、创伤减小,失血量减少,手术微创化的理想手术体位。[方法] 让病人在一种状如袋鼠的体位下接受手术,观察记录在此体位下手术的出血情况、椎节间椎板上、下缘之间距离、黄韧带被拉紧状况及由此带来手术方式的改变。[结果]自2000年9月~2005年12月在该体位下手术1 392例,全部顺利完成,无中途更换手术体位者。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平均失血量20 ml,椎板上、下缘距离大于15 mm者1 108例,经此间隙即可完成手术,黄韧带被极度拉紧,易于突破及切除,使得手术微创与简易。[结论]袋鼠体位符合后路脊柱手术体位要求,有利于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操作,使出血减少,手术变得简易与微创。

【关键词】  脊柱手术入路; 俯卧位; 腰椎间盘突出


    后路脊柱手术体位要求有助于手术区域充分暴露,舒适安全,尽可能小地影响肺通气,降低腹压,减少出血,避免体位引起的并发症。在实践中,作者摸索出了一种状如袋鼠的体位,设计出了一台特殊的脊柱手术支架—脊柱手术椅(专利号2L01 2 22666 1)[1]。自2000年9月~2005年12月,1 392例病人在此体位下接受了不同术式的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提高了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 392例,其中男863例,女529例;年龄17~79岁,平均41岁。L4、5椎间盘突出889例,L5~S1椎间盘突出742例,L3、4椎间盘突出104例。单节段突出1 058例,双节段突出334例,伴侧隐窝狭窄384例,伴椎管狭窄285例。

    1.2  方法

    全部病人于术前X线下定位,在术者指导下取袋鼠体位:患者面、胸、双上肢及臀部分别置于脊柱手术椅对应的6个托板上,调整面托高度、斜倾度,使病人面部贴附于托环上(为充气环袋),眼口鼻悬空不受压;胸两侧置于胸托,中部悬空,肩部有肩挡阻抗;双肩前屈外展,肘屈曲前臂放置于上肢托;臀部置于臀托。根据病人身高调整臀、胸托之间距离,根据病人对屈髋耐受度调整臀托高度及倾斜度,达病人舒适无痛苦为度(如图1)。皮肤消毒后在局麻下施术。

    采用本方法,在METRx下腰椎间盘摘除术897例,小开窗术25例,半椎板切除术57例,经双侧椎板间黄韧带切除术70例,全椎板切除术343例。

    2  结果

    本方法优点:(1)手术区域暴露充分,术野正对上方,术者与助手视觉良好。(2)术中失血量5~180 ml,平均20 ml。(3)病人不觉呼吸受阻,肺通气正常。(4)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35 min。(5)椎节间椎板间隙张开充分,其中1108节椎板上下缘间距>15 mm,982例只用切除黄韧带建立工作窗口,即可完成腰椎间盘摘除操作。(6)黄韧带被充分拉紧者1289节,拉紧后的黄韧带均采用穿刺法在黄韧带上建立突破口。经此突破口进入椎管,斩断咬切黄韧带创建椎管窗口十分简易。(7)在此体位下,椎板下缘与椎间盘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发生位移,相对的椎板上移,椎间盘下移,从而椎板对椎间盘的遮挡消除,使一些病人避免了为摘除椎间盘而咬除椎板下缘。(8)术中可以进行Kornig试验,检验手术效果。(9)少数病人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加快输液后纠正。部分病人于该体位超过30 min时出现双下肢麻木,但能耐受,手术结束后消失。无其他体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