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腕部损伤的类型及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1 腕部损伤分型
Ⅰ度:可直接修复的肌腱和骨骼损伤
Ⅱ度:可直接修复的肌腱,骨骼,神经,血管损伤
Ⅲ度:不能直接修复的上述组织损伤
2 临床资料
2.1 本组病例116例,男77例,女39例,年龄16~64岁,左侧损伤51例,右侧损伤65例,其中Ⅰ度53例,Ⅱ度41例,Ⅲ度22例,伴前臂损伤24例,掌部损伤24例,同时伴有前臂及掌部损伤9例。
2.2 治疗方法
(1) 骨骼的处理 单纯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双克氏针交叉固定,舟状骨骨折用螺丝钉固定。
(2) 肌腱的修复 腕后区伸指肌腱位于隧道内,此部肌腱损伤,直接修复后不需要闭合隧道,同时注意吻合各伸腕肌腱,腕前区屈指肌腱位于狭窄的腕管内,深屈肌腱和重要的浅屈肌腱要修复,中环指浅屈肌腱可不修复,肌腱缺损时,可取掌长肌腱修复。
(3) 血管和神经的修复 尺桡动脉一侧断裂,骨间动脉完好时,一般不需要修复损伤的动脉。二者均断裂时,吻合软组织较好的一条,也可同时吻合两条。腕后区损伤较重时,需吻合数条静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均需吻合。
(4) 皮肤的覆盖及截肢 腕部骨,肌腱,血管和神经修复后,有皮肤缺损时,如修复的组织有软组织包埋,可行游离皮片覆盖创面,如修复后的组织外露,需移植带血管蒂皮瓣修复创面。腕部及周围组织缺损大于10cm,则是前臂截肢的指征。
3 讨论
腕部的特殊解剖结构决定不论损伤到什么组织,都需要修复,腕部是肌腱最集中的部位,分布在腕后区隧道内和腕前区腕管内这些狭小的范围内。这些肌腱把动力传向腕关节和手指,使腕关节和手指做功,如果修复失败或粘连,就会出现腕关节和手指的活动功能障碍。腕后区伸肌腱断裂,切开隧道,避免容积增大的吻合部位在隧道处形成粘连。腕管内的屈肌腱损伤后需要高质量吻合,除了中环指浅屈肌腱可以不吻合,以减少腕管内的容积,其他屈肌腱均需吻合,吻合肌腱时,尽量把同一肌腱吻合一起,减少日后锻炼和适应的时间。挫伤较重的病人,有些需要2次以上手术松解粘连的肌腱。腕部血管通畅,才能修复腕部其他开放性损伤。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支配手的感觉和精细运动,没有感觉的手是无功能的手。
开放性腕部损伤比较复杂,伸屈肌腱,骨关节,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及皮肤的缺损都需要考虑,这5种组织任何部位的损伤,都影响到手的存活和功能。Ⅰ度损伤修复后功能恢复,Ⅱ度损伤因伴有神经损伤,特别是尺神经损伤,手的功能往往不能完全恢复。Ⅲ度损伤修复后可能保留腕关节活动的效果最好,腕中关节存在也可保留手的部分功能,即使丧失腕中关节,有手指自身关节活动存在,患者也能日常生活自理。
由于腕部的结构复杂,损伤轻重程度差别很大,手术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修复各种组织。术后预防感染治疗,早期进行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对腕部损伤后的功能恢复都很重要。
下一篇:乳腺增生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