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
【关键词】 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及时、准确的诊断对肠套叠有重要的作用,应用超声波早期诊断肠套叠,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肠套叠患儿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发病到我院就诊时间12 h~7天;平均2天。月龄6~13个月,其中6月龄3例,7月龄2例,8月龄2例,9月龄2例,11月龄者1例,1岁以上者1例。腹部X线平片或透视示:肠梗阻或不全性肠梗阻;彩超示:左中腹或左下腹、下腹可见包块。入院时均有腹泻黏液血便、呕吐,2例在左下腹触及包块。
1.2 疗效观察 其中4例行肠套叠松解,坏死结肠切除,结肠端端或端侧吻合,腹腔冲洗、引流术;余7例行肠套叠复位术,回盲部固定。
2 讨论
肠套叠是一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3个月~6岁患儿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60%本病患儿的年龄在1岁以内,但新生儿罕见,80%患儿年龄在2岁以内,男孩发病率较女孩高,约为4∶1;健康肥胖儿多见,以春秋季多见[1]。肠套叠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1)饱食改变或辅食刺激;(2)局部解剖因素;(3)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回盲部集合淋巴腺肿大诱发肠管套叠[2]。上述病例均行腹部彩超检查,提示下腹探及实质性包块,1例呈同心圆征,1例伴腹腔积液;有4例伴肠坏死,有肠坏死者住院时间12~25天,平均15.75天;无肠坏死者住院时间为3~9天。平均8.14天。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文献已有报道,医科大学曾报道427例,诊断准确率达100%,且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伤、无放射的检查方法,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故对于有呕吐、便血、腹部包块等表现,怀疑为肠套叠者,可尽早行超声检查;能尽早确诊肠套叠,可减少肠坏死的发生,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文献】
1 薛辛东,杜立中.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6.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78-128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的应用。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在泸西县人民儿科就诊的11例小儿肠套叠的症状、体征,超声波检查,预后,并结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例中男7例,女4例,月龄6~13个月,均有腹泻黏液便、呕吐;2例在左下腹触及包块;腹部X线平片或透视示:肠梗阻或不全性肠梗阻;彩超示:左中腹或左下腹、下腹可见包块。有4例伴肠坏死,有肠坏死者住院时间12~25天,平均15.75天;无肠坏死者住院时间为3~9天。平均8.14天。结论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伤,无放射的检查方法,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并能早期诊断肠套叠,可减少肠坏死的发生,减少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关键词】 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及时、准确的诊断对肠套叠有重要的作用,应用超声波早期诊断肠套叠,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肠套叠患儿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发病到我院就诊时间12 h~7天;平均2天。月龄6~13个月,其中6月龄3例,7月龄2例,8月龄2例,9月龄2例,11月龄者1例,1岁以上者1例。腹部X线平片或透视示:肠梗阻或不全性肠梗阻;彩超示:左中腹或左下腹、下腹可见包块。入院时均有腹泻黏液血便、呕吐,2例在左下腹触及包块。
1.2 疗效观察 其中4例行肠套叠松解,坏死结肠切除,结肠端端或端侧吻合,腹腔冲洗、引流术;余7例行肠套叠复位术,回盲部固定。
2 讨论
肠套叠是一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3个月~6岁患儿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60%本病患儿的年龄在1岁以内,但新生儿罕见,80%患儿年龄在2岁以内,男孩发病率较女孩高,约为4∶1;健康肥胖儿多见,以春秋季多见[1]。肠套叠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1)饱食改变或辅食刺激;(2)局部解剖因素;(3)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回盲部集合淋巴腺肿大诱发肠管套叠[2]。上述病例均行腹部彩超检查,提示下腹探及实质性包块,1例呈同心圆征,1例伴腹腔积液;有4例伴肠坏死,有肠坏死者住院时间12~25天,平均15.75天;无肠坏死者住院时间为3~9天。平均8.14天。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文献已有报道,医科大学曾报道427例,诊断准确率达100%,且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伤、无放射的检查方法,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故对于有呕吐、便血、腹部包块等表现,怀疑为肠套叠者,可尽早行超声检查;能尽早确诊肠套叠,可减少肠坏死的发生,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文献】
1 薛辛东,杜立中.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6.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78-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