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对宫腔内胚胎残留物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关键词】 宫腔内胚胎残留
宫腔内胚胎残留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不规则阴道流血疾病之一,多为流产后及产后并发症,常继发感染及不孕。我院2007年1~7月在宫腔镜下诊断和宫腔内胚胎残留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7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诊断宫腔内胚胎残留患者共218例,平均年龄30.5岁,病程1~30个月,均有1~4次清宫史。其中不完全流产106例,稽留流产58例,宫角妊娠36例,胎盘残留18例。186例流产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均提示宫腔内不均匀光团。
1.2 设备 日本生产的Olympus宫腔镜和自动膨宫装置,异物钳,卵圆钳。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注射液,连续冲洗灌注,膨宫压力为80~100 mm Hg。
1.3 方法 患者常规妇科检查。常规检测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如有生殖道炎症,先抗感染治疗再手术。术前禁食6~8 h。手术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应用异丙酚行静脉麻醉,这是一种新型短效麻醉药,起效迅速,镇痛及无记忆效果确切,应用安全。用宫腔镜诊断、定位,确定残留胚胎的位置。若残留胚胎不多,可在直视下用异物钳自操作孔放入,行宫腔内残留物钳夹;若残留组织较多,定位后取出宫腔镜,用卵圆钳钳夹,吸宫,刮匙搔刮,再放入宫腔镜检查,直到宫腔内胚胎清除干净。术后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宫缩剂减少出血。
2 结果
218例患者中,106例为不完全流产,因流产后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而就诊。宫腔镜检均为胚胎残留,宫腔镜下一次清除干净。58例稽留流产中,有18例宫腔镜下发现残留胚胎较多,胚胎与宫壁粘连较紧,用卵圆钳钳夹,刮匙搔刮,异物钳直视下钳夹,除2例因残留胚胎与宫壁粘连致密,子宫收缩欠佳,宫腔出血较多,轮廓不清,1周后再次在宫腔镜下清除干净外,其余均一次清除成功。36例宫角妊娠胚胎残留中,22例在右宫角,14例在左宫角,分别见机化残留胚胎,经卵圆钳钳夹,刮匙搔刮,宫腔镜下异物钳直接夹出,除1例于1周后再次行宫腔镜下清宫外,均一次成功清除干净。18例胎盘残留患者,均为产后或引产后1~3个月患者,有2例宫腔镜下见大量胎盘组织残留,均一次清除干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子宫穿孔、阴道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月经均恢复,最短30天,最长45天,平均36天。
3 讨论
妇科比较常见的流产及产后胚胎残留并发症的处理,传统方法是盲目刮宫,因不是在直视下操作,很难一次清除干净,特别是对于那些粘连较紧及宫角胚胎残留、特殊部位及子宫畸形的胚胎残留,盲目刮宫更显得无能为力,而且易损伤子宫内膜,发生穿孔及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及费用,也可能由此引起医患纠纷。目前宫腔镜在诊断和宫腔内胚胎残留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宫腔内病变的处理,突显了它独特的优势[1],即直视下操作,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如果残留组织较少,可直接通过宫腔镜操作孔放入异物钳进行钳夹;如果残留组织较多,宫腔镜检查定位后,取出镜子,用卵圆钳钳夹,吸宫,再次宫腔镜检,异物钳钳夹,直至残留组织清除干净。宫腔镜的应用,减少了因宫腔长时间胚胎残留或多次盲目清宫导致的宫腔感染及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克服了传统刮宫的盲目性及危险性[2]。因此我们认为在下述情况采用宫腔镜下清宫:(1)流产后或引产后宫腔内胚物残留患者;(2)宫腔深度小于12 cm;(3)平产1个月后或剖宫产3个月后;(4)短期内无子宫穿孔史。与传统刮宫术相比,宫腔镜下清宫具有很多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强调操作时必须动作轻柔、谨慎,避免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
【】
1 陈云琴.宫腔镜对宫腔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价值.内镜杂志,2005,6(11):569-571.
2 关铮.宫腔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