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
【关键词】 抗生素类 处方 药物 药物利用 门诊部
抗生素是临床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也是医院重要的来源。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不但加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导致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的重要原因。国内外有不少讨论抗生素使用方面的文章,但不足之处是数据量小,统计时间短。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3年门诊765 958张成人用药处方及同期门诊退药的320份处方进行分析,医院门诊在抗生素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抗生素的使用更趋合理。
1 资料与方法
成人用药处方765 958张和同期退药登记资料320份。对每张处方抗生素使用品种数进行分类,每张处方中使用一种抗生素的叫一联,每张处方中使用两种抗生素的叫二联,每张处方中使用三种抗生素的叫三联;对所有退药登记进行分析,分出抗生素退药,用Excell表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处方总数与抗生素处方的关系 见表1。2005年、2006年、2007年抗生素处方占每年总处方的百分比分别是36.09%、32.61%和30.01%,三年比较P<0.05。结果表明,部分一联抗生素处方是不合理的使用。二联以上的抗生素处方占当年抗生素总处方的百分率分别为:2005年是23.46%、2006年是19.72%、2007年是18.64%,表1 处方总数与抗生素处方的关系注:P<0.05。
而二联以上的抗生素处方绝大部分属于不合理联用。
2.2 退药分析 见表2。2005年、2006年、2007年抗生素退药占每年总退药的百分率分别是69.23%、64.36%和59.09%,三年比较P>0.1。退药的原因有:发生不良反应、因病情变化修改医嘱、错开医嘱、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等。发生不良反应的抗生素退药占90%以上。
3 讨论
3.1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 (1) 无指征应用抗生素。在所查的处方中,感冒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占90%以上,且多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这样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明显疗效,而且易使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1]。(2)抗生素不合理联用。一般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只有在未查明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才需抗生素联用,且联用一般只是2联,极个别3联。表1结果显示抗生素联用的比例较大。抗生素不合理联用不但浪费资源,细菌耐药性增加,而且毒性增加,药物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增加。(3)给药间隔时间不当。合适的给药间隔是发挥抗菌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关键因素[2]。青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半衰期短,是时间依赖性药物,药物浓度维持在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的时间对于病原菌的清除甚为关键,其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至少为2次给药间期的50%,这类药物应1天内多次给药,而在本组资料中,存在给药时间间隔过长,1天给药1次。这样一次给药剂量过大,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而又无法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甚至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表2 退药总数与抗生素退药的关系注:P>0.1。
3.2 抗生素退药原因分析 从表1和表2中可看出,抗生素处方低于总数处方40%,而抗生素退药占所有退药的50%以上,甚至接近70%。据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有1/3死亡病例的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3],张晓华[4]对门诊用分析也表明抗生素退药比例较高。本组抗生素退药的原因主要有不良反应、因病情变化修改医嘱、错开医嘱、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等,主要是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
3.3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对策 抗生素滥用和不合理处方是造成药物耐药的世界性原因[5]。要解决抗生素的不合理性使用,必须通过改善处方情况,不断加强医生和药师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优化抗生素选择和方案,加强对抗生素的市场管理,减少市场上因抗生素过多过滥而导致的无序竞争,解决医疗体制改革,不定期地进行处方点评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
[1]金孝灵.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15): 108-109.
[2]冯艳霜,徐彦贵,高仲阳.我院96例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应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8(1): 75-76.
[3]易著之,张建江.关注小儿使用抗菌药品的安全问题[J].中南药学,2005(5): 309-310.
[4]张晓华.门诊药房210例退药原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0):889-904.
[5]乔虹.临床因素与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