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环形电切除手术体会
【关键词】 宫腔镜;宫颈环形电切;宫颈病变
宫颈病变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由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须常规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筛查,或作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才能明确诊断[1],但繁琐的过程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应用宫腔镜匹配的半圆形电切环施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手术,既明确诊断又同时达到目的。2005年11月—2006年5月我们行宫颈环形电切术18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2例,年龄33~52岁,平均42岁,妊娠次数2.5±1.3,门诊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肥大糜烂Ⅱ~Ⅲ°、宫颈赘生物、子宫颈腺囊肿者,行宫颈电切术,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所有患者无生育要求,预约月经净后3~5 d 门诊接受手术,术后休息10 min 可步行回家。
1.2 仪器
宫腔镜采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匹配有环形电刀、球形电极,电切时选用输出电流45~60 W,止血时选择纯凝输出电流70 W。
1.3 手术方法
无需麻醉,病人取膀胱截石位,窥阴器暴露宫颈,可以通过电视屏幕显示病变的宫颈,使用宫腔镜匹配的低电压、高电流及细小的半圆形环型电刀,以宫颈口为圆心,自内向外或自上而下切除外观上病变宫颈,宽度为切除病变外5 mm,高度可延至颈管<2.0 cm,深度5~8 mm,如发现宫颈管深部的赘生物或其他病变,以宫腔镜直视下将宫颈管内赘生物自基底部上缘开始,电切除其基底及附着的浅肌层,创面可用球形电极电凝止血,术后宫颈口创面填塞明胶海绵1块,预防出血,取掉窥阴器,术毕。
1.4 术后治疗及随访
术后将切除的宫颈组织按部位3、6、9、12点分装标本袋送病理检查,术后患者口服抗生素3 d,禁止性生活及盆浴2月,并于2月后经净3~5 d 复查,在此期间如术后出血多,需随诊。
2 结果
2.1 182例患者术后结合病理检查诊断:宫颈外口息肉22例,宫颈管内息肉10例,宫颈管黏膜下小肌瘤4例,宫颈肥大60例,子宫颈腺囊肿6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Ⅲ)16例,宫颈原位癌2例,宫颈湿疣2例。
2.2 182例患者术后宫颈创面再出血3例,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例,继发性贫血1例,发生率1.6%。宫颈电切术后随访: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Ⅲ级16例中,电切治愈6例,扩大子宫全切术10例,宫颈原位癌2例皆行子宫全切术,其余的术后复查:宫颈表面光,大小恢复正常,治愈率100%,无月经紊乱,白带明显减少。
3 讨论
3.1 宫腔镜匹配的环形电刀,低电压、高电流且细小,产生的气雾少,角度转换范围大,操作轻便,而且宫颈管内病变皆可在电视屏幕下直视操作,患者与术者都能直视全过程,患者可接受性高,术者易掌握,可操作性强。
3.2 经7个月的宫颈电切182例术后观察,结合病检结果,对于宫颈息肉、子宫颈腺囊肿、宫颈Ⅱ~Ⅲ°糜烂、宫颈湿疣、宫颈不典型增生Ⅰ~Ⅲ级、早期宫颈癌、宫颈管内黏膜下小肌瘤的诊断,不乏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既切除了病变组织,又可进行病检,及早发现癌变,指导手术范围,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宫颈早期癌有诊断治疗的价值,具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微波疗法、聚焦超声治疗不可比拟的优点,适合于基层推广应用。
3.3 宫颈环形电切范围,根据病变侵及的范围大小来定,以电切至正常组织为限,深度5~8 mm,高度可延至颈管<2.0 cm,宽度以宫颈肥大程度不同,以切除病变外5mm宽为界,术中发现子宫颈3、9点易出血,电切时主张需表浅,分析与宫颈主韧带附着处血管丰富有关。
3.4 宫颈电切术,直观下操作,电切组织时电凝止血创面,术中无需麻醉,并发症少,术时短,痛苦少,术后出血率低,为保留宫颈的术式,据相关资料表明[2]:宫颈电切术后对妊娠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妊娠的结局有影响。故对无生育要求的女性较适合。
【】
[1]狄文.慢性宫颈炎的最新诊治策略[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1(1):6-8.
[2]林中秋.子宫颈锥切术及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术后妊娠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10(10):79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