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烧伤感染47例的治疗经验
作者:王红力 华正茂 汪际云 黄立真 张卓铭
【关键词】 外耳烧伤
外耳烧伤感染常见于严重头面部烧伤后,常为多重细菌感染且表现为较严重的多重耐药性[1],不当可引起耳廓畸形及外耳道闭锁。本科自2003年以来共成功治愈此类患者47例,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中,15例来自于本院烧伤治疗中心,32例来自于院外烧伤患者,收治时间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其中男41例,女6例,年龄5岁~69岁(平均29岁),烧伤时间最长1.5个月,最短1周,均为深II、III度烧伤,合并外耳道烧伤8例。均住耳廓烧伤病房单独管理。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在红肿明显处低位切开,取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彻底清除脓性分泌物及坏死软骨、肉芽组织,同时尽量保留健康的耳廓软骨。切口要足够大,以利于分辨清楚坏死组织和有活力组织。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放皮片引流,薄层无菌敷料覆盖,局部不使用抗生素冲洗。经验性使用以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抗感染,肿胀严重者短期内使用地塞米松3~5d,5mg/d,一般不超过1周;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改用1~2种敏感抗菌药物,同时使用东莨菪碱类药物改善微循环;如检出真菌,及时加用大扶康或制霉菌素抗真菌治疗。每日换药1~2次,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保持引流通畅及创腔内干净,及时清理坏死组织和老化肉芽,观察全耳廓血供情况。每日红外线照射15~20min,在换药后进行,敷料尽可能少用,以利散热,冬天天气寒冷应注意局部保暖。外耳道的处理:以硅胶管支撑外耳道,同时每日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耳道。硅胶管支架的制作:将一段长约2.5cm的硅胶管纵形剪开,可修整管径大小,以适应外耳道大小。后期外耳道成形:待整个外耳感染控制后1周左右进行,在局麻下行外耳道游离植皮,磨去外耳道后壁骨质,至骨壁上有小血管渗血后作环形植皮。选用薄层皮片容易成活。石蜡油纱条支撑物3d后小心取出。感染监测:主要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及局部红肿情况。于入院后第1、8、15天取创腔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2 结果
入院首次细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杆菌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不动杆菌6株,大肠埃希氏菌9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阴沟肠杆菌9株,粪肠杆菌5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5株,白色念珠菌6株。革兰阴性菌约占75%。药敏试验表现为较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敏感药物种类平均只占19%左右。 72h内选择1~2种敏感抗菌药物治疗,25例患者在1周内感染得到控制,22例患者在第2周感染得到控制,无感染坏死扩大及耳廓畸形加重者。7例合并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于感染控制后1周左右施行外耳道成形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放弃外耳道成形手术。
3 讨论
烧伤感染的特点是容易产生细菌耐药,且易发多重感染,因此常规使用抗生素不易控制[1,2],内感染为主要感染源[3]。耳廓较薄,耳廓软骨血循环较差,感染若不尽快控制可加重局部坏死,从而引起严重的耳廓畸形,甚至需要手术切除。早期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对感染往往难以揍效,因此入院后72h内重点是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保持通畅引流以防止感染坏死进一步扩大。本组47例患者所取脓液中,均培养出1~3种致病菌,大部分耐药。因此选择敏感抗生素及保证充分的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认为,短期内使用地塞米松激素可减轻耳廓软骨膜炎症反应,对避免软骨坏死及耳廓畸形有积极作用,但同时有诱发真菌感染的可能。患者入院前可能已长时间使用强效抗生素,部分患者营养状况不佳,入院时及在院治疗期间均可能并发真菌感染。本组患者在第1周和随后的感染监测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1株,2例对大扶康耐药,1例对制霉菌素耐药。真菌感染早期表现为耳廓及耳周红肿加重,头面部出现脓疱疹,进而向颈部、胸腹部及背部扩散。一旦有此临床表现需及时送真菌培养,并及时选用大扶康、制霉菌素或特比萘芬控制。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综合治疗手段可增强耳廓抗感染能力,可用红外线光照射。局部应保持干燥、温暖,用东莨菪碱0.6mg 1次/d静滴改善微循环,效果满意。
烧伤后外耳道成形应在感染控制后早期进行,因外耳道有耵聍腺,如不早期重建外耳道,很容易引起耳道及周围组织的二次感染,加重耳道瘢痕性狭窄或闭锁。因耳道烧伤局部已无正常皮肤,外耳道重建需采用游离植皮。 本组7例患者在感染控制后1周左右手术,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未有外耳道再闭锁病例。
耳廓烧伤初期常伴随头面部及全身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治疗及护理常被烧伤科医生忽视,待全身烧伤病情稳定时耳廓感染已非常严重,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坏死迅速,一旦坏死将引起不可逆转的耳廓畸形发生,因此治疗上应强调及时、高效,烧伤科医生与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及时沟通可避免大部分严重的耳廓感染坏死。
【】
1 雷万军,孟丽娟,郭天然,等. 五年来烧伤病房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8,14(6):463~464.
2 贺吉庸,吴祖林,刘小平,等. 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烧伤创伤杂志,2003,15(4):278~281.
3 刘达恩,黄安林,农庆文,等. 近十年我院烧伤创面菌群和药敏情况变迁. 中国烧伤杂志,2000,16(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