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何小华 王洁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阴道


  作者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221例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或/和)手术病理结果,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1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年龄47 ~ 78岁,平均(60.2 ± 9.2)岁。排除由全身或阴道、宫颈病变引起的阴道出血,无外源性雌激素替代,无宫内节育器。

  1.2  方法 

  采用荷兰菲利普公司  HDI3000、HDI3500 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6.5 MHz,经阴道行多方向多角度纵横切面检查,观察子宫、卵巢等盆腔脏器,着重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内膜与肌层的界限,在纵切面上测量最厚部子宫内膜厚度(包括前后壁内膜),如有宫腔分离者,分别测量两厚度后记录其总和,内膜厚度以5mm为分界线指标[2]。

  2  结果    

    221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 ≤  5mm,共133例(60.1%);子宫内膜厚度>5mm,  共88例(39.8%);宫腔分离141例(63.8%);宫腔内异常回声75例(33.9%);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见表1。 本组221例患者中良性病变 188例(85.1%),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76 例(34.3%),内膜增生39 例(17.6%),内膜炎32 例(14.4%),内膜息肉30 例(13.5%),粘膜下肌瘤11 例(4.9%),内膜癌 33 例(14.9%)。
表1  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分离及异常回声团与病理诊断结果(略)

  3  讨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更年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以上,再次发生阴道流血。据报道[1]80%的内膜癌发生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女,因此,明确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尤为重要。

    正常绝经后子宫内膜萎缩,其萎缩程度随停经年限的增长而增加,子宫内膜常呈线状,厚度为3~5mm,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晰[1]。本资料萎缩性子宫内膜是绝经后阴道出血常见原因,由于局部血管硬化引起小的动静脉破裂所致[3],多伴宫腔分离。内膜良性病变中,从子宫内膜厚度分析,内膜增生组较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内膜炎为厚,恶性病变(内膜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良性病变组,内膜厚度<5mm无1例内膜癌。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大部分由内膜良性病变所致,对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经阴道超声均能发现,处理时除去病灶即可。在临床上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常采用分段诊刮对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作为诊断主要手段。因其为损伤性操作,患者痛苦,年老者扩宫困难,且有子宫穿孔、癌细胞扩散等并发症,如未采集到病灶区组织就会漏诊,有资料表明,有经验的妇科专家刮宫时也只能刮到宫腔面积的75% ~ 80%。经阴道超声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它采用高频探头,探头距盆腔器官近,能够较清晰地显示宫腔内情况,特别是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宫腔内小病灶的显示,提供较可靠的信息,并能动态观察、随访,因此阴道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中,可作为分段诊刮前的筛查手段,对于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可以密切随访下免予诊刮,与部分学者[5]的观点一致。 

 

【】
    1 许琳.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5):83~84.

  2 徐小蓉,令狐华,孙彤. 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鉴别绝经后子宫出血.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6):316~317.

  3 夏炳兰,周素兰,刘光岚.经阴道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超声诊断价值.河南医药信息,2001,9(17):26~27.

  4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1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