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重建在先天性高位肩胛症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建昌 高智琴 楼江华 莫永祥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先天性 高位肩胛症
先天性高肩胛症是小儿少见的先天畸形,亦称Sprengel畸形,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19例,术前行螺旋CT检查和三维重建,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例患儿中男8例,女11例;年龄:20个月~12岁(平
均5.2岁)。除2例双侧发病外余均单侧发病,左肩12例,右肩9例,同侧伴有颈肋及胸锁关节位置抬高5例,左侧高肩胛症伴右侧拇指漂浮指1例。
1.2 方法
使用GE公司Light Speed Ultra多排螺旋CT,患儿取仰卧位,使被检查者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自较低侧肩胛骨下缘开始扫描,至病侧肩部软组织上缘。扫描参数:管电压
120KV,管电流190mA,螺距1.0,扫描层厚5.0mm,用1.25mm层厚重建图像,将重建图像传到工作站,应用表面遮盖法(SSD)进行三维重建,旋转后多方位观察,分别从前、后、上、下面及斜位观察肩胛骨上角的位置及上移距离,肩胛骨的旋转程度,肩胛上角的弯曲程度,前面观察时测量锁骨倾斜程度(clavicle incline angle,CIA),即两侧胸锁关节的连线与锁骨轴线的夹角。肩胛骨旋转度(scapular rotation angle,SRA)即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纵轴的夹角。上面及斜位上面观察时测量肩胛骨上角弯曲度(curvature of superior angle,CSA),即肩胛上角内缘连线与肩胛骨内侧缘连线夹角,后面观察时测量肩胛骨上移的距离(elevating distance of superior angle,EDSA),以肩胛冈内侧缘为参照点,测量两侧肩胛骨高度差[1]。根据Gavendish分度[2],将其分4度:I°<1.0cm、II°≥1.0<2.0、III°≥2.0<5.0、IV°≥5.0。19例中,II°7例,III°8例,IV°4例,伴有其他畸形的6例。
2 结果
19例畸形均表现为患侧肩胛骨向内上方偏移、旋转,肩胛上角弯曲,锁骨向上倾斜,且肩胛骨横径≥纵径,12例伴有肩椎骨,均位于肩胛骨内上角或内下角与下颈椎间,3例III°患儿同时伴有患侧颈肋及胸锁关节位置抬高,1例左侧肩胛骨高位症伴有右侧拇指漂浮指,颈椎弯曲畸形5例,4例表现为肩胛骨内上角见索条状影与下颈椎棘突相连,未与相邻结构有骨性连接。通过三维重建能弥补平片及常规CT的不足,更好地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全面充分的立体影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3.1 概述
先天性高肩胛症是少见的肩胛骨先天性畸形,于1863年首先由Eulenberg报道,1891年Sprengel报道4例,后被称为Sprengel畸形[3],一般认为肩胛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影响,如宫内压过高,肩胛骨带肌肉发育不良,肩胛骨与脊柱之间有异常组织连接而发生下降障碍所致。正常情况下约胚胎第5周,肩胛骨分别对应于C4~6椎体,在9~12周逐渐下降至2~7肋间。肩胛骨的横径与垂直径比率也逐渐缩小。本症因肩胛骨正常位置在下降过程中发生中断,而使肩胛骨位于较高位置。肩胛骨发育也受到影响,以致发生形态变化,影响肩胛骨的正常功能。本症发病女略高于男,本组男女之比为8∶11。该病一般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者仅占10%~20%,本组仅2例,低于报道。该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肩部畸形,肩外展上举功能障碍和疼痛。儿童期畸形是就诊的主要原因,常在5~8岁畸形明显时,才引起家长重视,单侧发病者表现为患侧颈部丰满,颈向健侧倾斜。双侧发病者表现为短颈及颈蹼等外观畸形。锁骨向外上方倾斜度增大,颈胸椎及肋骨变异,常造成脊柱呈“S”型侧弯,胸廓不对称,漏斗胸等骨骼结构畸形。高位肩胛骨与颈椎之间常有纤维性、软骨性或骨性连接,称为“肩椎骨”或肩胛上骨,使肩部活动受限。先天性高肩胛症合并有肩椎骨者文献报道不少,本组有4例均为纤维性组织及软骨连接与C4~6棘突相连。
3.2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的价值
本症的诊断有赖于X线检查[4],受累的肩胛骨以位置抬高、短小、内移旋转及肩胛盂浅小为其特征性表现,常规的X线片检查因各组织结构重叠,对病变部位显示不清,尤其对纤维性或软骨性的肩椎骨的类型、大小、颈椎与肩椎骨的连接方式及肩椎骨易影响对病情判断。CT平扫可显示平面的结构关系,对于颈椎和肩椎骨的水平面连接情况显示较清,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能够提供病变部位立体的图像。首先,根据螺旋CT扫描结果,可精确的测量出两肩胛骨的高度差,将其准确分类。其次,根据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术前即可制定出肩椎骨切除术的手术方案。通过三维重建能够在术前直观的明确先天性高肩胛症的病变程度,颈椎、胸椎、肩椎骨以及患侧肩胛骨之间的相互关系,伴发畸形,患侧肩胛骨与正常对侧肩胛骨的外观差异等,亦可通过测量肩胛骨的高度差,根据Gavendish分度,将其准确分类,本组应用3D CT,可在三维空间从不同角度观察高肩胛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3D CT能够排除软组织的干扰,更加清晰地显示骨骼改变,且能够从图像的任意角度观察,排除因骨性结果重叠而显示不清的缺点,能全面观察其病理改变,从而便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手术操作的盲目性,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文献】
1 吉士俊,潘少用,王继承. 小儿骨.济南:山东科技出版,1998.100~110.
2 林新印,陈亚玲.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 中医正骨,2002,14(12):15~16.
3 Tachdjian,Milrrun.O Clinical pediatric orthopedics.stamford. Appleton &Lange,1997.282~289 .
4 刘涛,王广宇,孙立泉,等.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先天性高肩胛症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 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