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保留灌肠;慢性结肠炎
?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映[1]。保留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的技术,直接作用于肠道局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慢性结肠炎液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它以腹痛,腹泻,粘液便,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通常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欠佳。我科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用乳酸左氧氟沙星0.5 g,谷氨酰胺2.01 g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均为我科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住院的慢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18~70岁,病史1个月~15年不等,均经纤维结肠镜及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其中,病变部位在直/乙状结肠者30例,升结肠者22例,横结肠者18例,降结肠者15例,全结肠者35例。?
1.2 临床症状 有轻重不一的腹泻,轻者腹泻次数为2~5次/d,重者腹泻次数为每天10次以上,以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者50例,粪便呈糊状、粘液编者33例,粪便呈粘液脓血便者37例。1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70例患者的腹痛位于左下腹或左腰腹部,50例患者的腹痛涉及全腹,呈持续性隐痛。?
1.3 药物配制 用0.5 g的乳酸左氧氟沙星100 ml每日早间保留灌肠,用谷氨酰胺2.01 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中每日晚间灌肠,早、晚分别用2只一次性50 ml注射器抽取药液,温度在38℃~40℃[2]。?
1.4 灌肠方法 灌肠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如灌肠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在患者解除思想顾虑的前提下取得配合。嘱患者灌肠前排空二便,以减轻腹压,清洁肠道,以利于药物保留。因慢性结肠炎的病变部位多在结肠下段,故取左侧卧位,将患者的裤子退至膝部,上腿屈曲,下腿伸直,臀至床沿,暴露肛门。嘱患者放松身体,便于操作,操作者将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出气体,轻轻插入肛门注意有痔患者应避开痔核。视病变的部位而定进管的长度,常规为20cm。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连接一次性14~16号肛管抽吸好药液,分别将药液缓慢、匀速注入,推注药物力度不可过猛、过快,时间为10 min左右。灌肠过程中嘱患者放松腹部,缓慢深呼吸,以减少便意,尽量保留2~4 h。在操作过程中边操作边询问患者,分散其注意力,使操作顺利进行。灌肠后患者保持膝胸位20 min可改为仰卧位,垫高臀部10cm,可防止药液溢出,2 h后方可下床活动,以使药液充分到达病变部位,有利于药液保留在肠道内得以充分吸收,从而提高疗效。我科通常以14 d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患者症状好转或痊愈。?
1.5 结果 本组12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痊愈82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 2 护理体会?
保留灌肠是利用药物直达肠道病变部位,以达到的目的,灌肠的药物主要为肠道消炎药,保护肠黏膜药物,对肠道多种致病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道损伤的愈合。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要使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较长,关键在于护理。?
2.1 心理护理 精神心理因素是慢性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而丧失信心,患者多心情郁闷,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因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尤其初次行灌肠治疗的患者更具有恐惧、害羞等心理。故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与其交流,介绍灌肠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清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强治疗的信心。灌肠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室内温度适宜使其精神松驰,防止受凉。治疗期间嘱患者适当的活动,保持心情舒畅,静心修养,提高疗效。?
2.2 体位选择 保持膝胸位20 min后改为仰卧位2~4 h,垫高臀部10 cm,防止药液溢出,药液由于重力的原因流向结肠更高位,减轻肛门的坠胀感[3]。?
2.3 灌肠液的温度 为38℃~40℃,温度太高将再次刺激黏膜,使肠壁充血水肿,肠蠕动加快,灌肠后立即排便,不利于药物的保留,影响疗效。温度太低刺激肠血管收缩,出现腹痛,肠蠕动减弱,张力降低,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2.4 肛管插入深度 从解剖角度看直肠为15 cm,乙状结肠为45~50 cm,降结肠为15~20 cm[4]。理想的插管深度为结肠镜所观察的病变部位稍上的位置,但病变部位稍高,如插入深度达45 cm以上,患者可出现不适感觉。通过临床观察30~35cm为宜。肛管选择14~16号细管。?
2.5 灌注的速度 灌注的速度宜缓慢,减轻了对肠壁的物理性刺激,操作者动作轻柔,防止对肠道的损伤。?
3 注意事项?
操作者操作的动作轻柔,压力适中,摇匀药液,防沉淀[5]。灌肠的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发现患者出现腹痛、面色苍白、难以保留应停止灌肠,及时处理[6]。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量,腹泻的次数并做好记录。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食物。禁忌生、冷、硬及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7]。实践观察证明,如药物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越长,则可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 姜安丽.新编护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 齐玉华,毕淑青.锡类散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体会.中华护理杂志,1994,29(2):123.?
[3] 孙英哲, 左竹林.灌肠术.临床医生,2002,30(7):57.?
[4]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8.?
[5] 李国珍.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护士进修杂志,1999,6(14):53.?
[6] 何天花,杨红花.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实用医技杂志1999,6(1): 60.?
[7] 刘全梅.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吉林医学信息,1995,(8):52-53.?
上一篇: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护理
下一篇:护理模式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