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进取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的疗效。方法 门诊及住院疑似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采取自主排尿法采集中段尿,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计数,革兰氏染色,自动鉴定仪及配套的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同时用K-B 法进行药敏实验。M-H培养基为本室按常规自行配制,并做好培养基的质控。结论 分离出182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127株革兰阳性球菌46株。统计了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作为耐药性分析,68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耐甲氨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12株,甲氨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SCNS)21株。?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
  
  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感染性疾病,据报道[1]它占感染性疾病的20%~30%。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最多,但细菌是引起其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为了解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现状,笔者回顾性调查了相关的资料并加以统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所有菌株均为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1日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疑似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其尿液中分离细菌(同一患者多次培养分离同一种菌株以一例)。?
  1.1.2 泌尿系统感染的判断标准 不能依据症状和体症,确诊的主要依据是细菌学检查确定是否有真性细菌尿的存在,细菌培养为诊断的“金标准”[2]。一般认为尿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 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104 cfu/ml有诊断意义。?
  1.2 方法?
  1.2.1 样本的留取 大部分患者采取自主排尿法采集中段尿,活动受限有导尿适应症的患者可用导尿法采集,但应无菌操作。?
  1.2.2 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 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计数,革兰氏染色,镜检,用ATB,SYSTEM(法国生物梅里埃产品)自动鉴定仪及配套的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同时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M-H培养基为本室按常规自行配制,并做好培养基的质控,抗生素纸片选用梅里埃公司产品,药敏质控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35218(用于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33,均来自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
  2 结果?
  2.1 细菌的种类及构成比 共分离出182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127株,革兰阳性球菌46株,其中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WS)33株,真菌有9株,主要菌种分布见表1。?
  

        
  2.2 耐药性统计 由于泌尿系统感染的病源菌种类较多,本研究选择性统计了有代表意义的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作为耐药性分析,68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耐甲氨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12株,甲氨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SCNS)21株,药敏统计分析见表2、表3。?
  
  3 讨论?
  3.1 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 泌尿系统感染作为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究其原因主要与绝大数为上行感染有关。一方面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构与男性不同,女性尿道口接近肛门和阴道,易受粪便及阴道分泌物污染且其尿道短而宽,细菌更是进入膀胱而导致感染。另一方面对于已婚妇女其感染率更高,可能与性生活和妊娠有关[3]。对于住院患者由于住院期间大都使用过一些侵入性诊疗措施都易造成泌尿系统的损伤,破坏其正常的防御功能,同时细菌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医疗器械等带入膀胱而导致感染,调查发现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9.8%)其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革兰氏阳性菌中CNS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居首位,另外还分离出9株真菌,调查表明:革兰阴性杆菌仍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代表的CNS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导致真菌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3.2 耐药性分析 细菌的多重耐药已成为全球性共同关注的公共问题,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已迫在眉睫。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是复杂多样的,但产生β-内酰胺酶是大多数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4],随着MRCNS,ESBLs的不断检出,它们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已愈来愈高,危害愈来愈严重,本次调查表明,MRCNS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均很高,即使是某些药物在体外显示活性也不应报告为敏感,因大多数报告了MRS对β-内酰胺类效果差,无确切的临床疗效。MRCNS对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四环素等耐药率也较高,对糖肽类无一耐药,故NCCLS推荐治疗MRS的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但应严密监测其敏感性变迁。MSCNS则对所测试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MRCNS,对于革兰阴性杆菌三代头孢曾是治疗的良好选择,但随着ESBL的出现其耐药性更为严重,大肠埃希菌既是产ESBCS的主要菌之一,结果表明,产ESBCS的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类均表现为高度耐药,即使其中某些药物显示活性,也应报告为耐药,因携带ESBCS质粒可同时携带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多种药物耐药基因,故对这些抗生素耐药率也较高,亚安培南是治疗此类菌首选药物,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所测试药敏敏感性均高于产ESBLsD的大肠埃希菌。?
  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总之鉴于细菌耐药性的严重现状,建议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提高送检率,用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盲目滥用抗生素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献
  [1] 李华英,沈兆梅,李月.1004泌尿液细菌培养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中华感染杂志,2002,12(7):547.?
  [2] 付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60.?
  [3] 彭文伟.感染性疾病与传染学.出版社,200:2101.?
  [4] 褚海青,李惠萍,何国钧,等.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性检测.抗生素杂志,2001,2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