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初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伴不同程度血脂异常的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全部用二甲双胍0.25~0.5 g/次,3次/d。治疗组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20 mg/次,每晚1次,总疗程8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血糖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血脂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降血糖、降血脂效果好。治疗过程中观察到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方面无明显变化。两药合用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关键词】 辛伐他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正常人高脂血症发生率为20%~30%,而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约占60%。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的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沉着于动脉壁上使血管内膜脂质及多糖类物质沉着,使血管壁变厚、变硬、管腔变窄,造成相应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因而早期有效防治糖尿病高脂血症至关重要。我院于2006年3月~2008年3月应用20 mg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入选的102例均为初次确诊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异常的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体重指数(25.1±2.1)kg/m2,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治疗组5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疾病等方面均具可比性,肝、肾功能正常。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52例予以辛伐他汀20 mg/次,每晚1次,二甲双胍0.25~0.5 g/次,3次/d。对照组50例予以二甲双胍0.25~0.5 g/次,3次/d。全部102例患者其他基本治疗相同,总疗程8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抽血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肌酸激酶(CK)、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 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前后TC、TG、LDL-C、HDL-C 见表2。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其他 治疗前后两组在肝、肾功能、肌酸激酶方面比较无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完成了总疗程。 表1 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血糖比较 表2 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1型不同,并非因自身免疫β细胞破坏所致,而主要在基因缺陷的基础上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两个环节。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受体结合。并有促进受体后效应和葡萄糖运载体的作用,从而增强组织对糖的利用与摄取。增加糖的无氧酵解,同时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肝糖原输出,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二甲双胍有降糖以外的降脂作用[1,2]。2型糖尿病常伴脂代谢紊乱,其发生机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脂代谢的异常可进一步加重糖代谢紊乱,二者互为因果关系。脂代谢紊乱中当以TC、LDL-C升高、HDL-C降低为特征[3]。
辛伐他汀能很好地降低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加速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的清除。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采用20 mg的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改善血糖血脂疗效好,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合理搭配,且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
1 Giugliano D,Aampora R,De Rosa N,et al.Metformin improves glucose,lipid metabolism,and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obese women.Diabetes Care,1993,16(10):1387-1390.
2 Stumvoll M,Nurjahan N,Perriello G,et al.Metabolic effects of metformin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 Engl J Med,1995,333(9):550-554.
3 任艳,田浩明,刘瑞.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载脂蛋白C基因多肽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16(4):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