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1例聋哑患者功能锻炼的沟通方法
【摘要】 了1例聋哑患者颈椎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沟通方法,用手势语言及沟通信息卡的交流方式,实施了恰当有效的护理,给予心理支持,经过精心护理与鼓励,患者恢复较快。
【关键词】 聋哑;颈5椎体骨折;非语言交流;手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情感交流和表达思维结果的主要途径[1]。聋哑人由于缺乏或丧失及语言功能,与别人交流只能靠手势、眼睛(目光)、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其语言的识别全部由眼睛来完成。一般情况下,骨科手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护士大多是通过语言与患者沟通,而与聋哑患者术后功能指导沟通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我科于2008年4月接受了1例颈5椎体骨折的聋哑患者,通过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1 病例资料
聋哑患者,男,26岁,因颈5椎体骨折,上肢肌力丧失,于2008年4月来我院就诊。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无感染;心电图报告:心功能在正常范围;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肝功能正常。经过精心与护理,患者术后恢复满意。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难度大,术前做好充分的康复护理指导和精心的准备工作,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此类患者大多数遭遇意外事故,由伤前完全健康突然转变为截瘫或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负担极大,一方面对手术感到恐惧,另一方面也会担心术后疗效,因此我们要重点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用手势语言及沟通信息卡的交流方式向他们做好入院宣教工作,介绍该病的性质,解释治疗进展,手术方式以及必要性、注意事项,以往成功病例,调节好患者的心理状况,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理解,既可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又可促进术后身体的康复。
2.2 术前配合 患者入院后首先剃光头发、清洁局部皮肤,在局麻下用颈托固定,行颅骨牵引维持稳定,颈部制动,避免颈椎过度屈伸和旋转。行颅骨牵引后密切观察颅骨牵引处有无肿胀、出血,枕部、肩部根据牵引位置适当垫软枕,防止压疮。协助患者进食,指导合理饮食,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教会患者在床上正确使用便器,适应床上大小便,使用便器时不能影响牵引,根据病情可适当抬高床头15°~30°,取头高脚低位,指导患者在床上主动、被动活动四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牵引本身还应注意装置的正确和牵引孔的护理。
3 术后康复护理
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颈椎手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监测呼吸、脉搏、血压以及SpO2情况的变化。
3.2 保持颈部的特殊体位 翻身、搬动时动作协调一致,应保持头、颈、胸部的一致,防止旋转及摆动。
3.3 加强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叩背,鼓励患者咳痰。患者因全麻手术部位特殊影响呼吸功能,术后疼痛使咳嗽无力,容易导致排痰困难,应随时协助排除咽喉痰液,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3L/min,按医嘱常规静滴地塞米松10mg,2次/d,以防止咽喉水肿及控制血肿对脊髓的压迫。
3.4 做好伤口引流护理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注意颈部有无增粗、伤口周围有无肿胀,气管是否居中,一旦发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应立即通知医生拆除颈部缝线,清除血肿。
3.5 做好饮食护理 全麻清醒后6h可开始进饮,指导患者正确进饮、进食。防止方法不当引起剧烈呛咳导致呼吸困难等发生。
3.6 预防泌尿系感染 做好尿管和尿道口的护理。在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达到内冲洗的目的。
3.7 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和适当的正确咳嗽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给患者翻身后帮助扣拍背部两侧,预防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的发生。
3.8 做好皮肤的护理 后枕等骨突部位可以垫上气圈,每1~2h按摩骨突出部位1次,每次3~5min。
4 术后功能活动的康复指导
4.1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经恢复情况,根据患者恢复程度指导进行四肢功能锻炼。术后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稳定时,可进行握拳、肌肉收缩锻炼。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防失用综合征的发生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对颈椎广泛减压者,在做肢体功能锻炼时勿使颈部震动或扭曲,以防发生意外。
4.2 心理康复护理 帮助患者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让其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保持心理的健康,勇于面对出现的困难,主动的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我们在患者饥饿时,将食物放在患者易拿到的地方,鼓励患者自己拿取食物,经过反复的训练,患者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在护士及家属的鼓励下,患者终于自己用手拿住了食物进食,此时我们就竖起大拇指、拍手鼓掌以表示赞许和鼓励,画一张笑脸作卡片举起给患者看,患者自己也竖起大拇指并点头咧着嘴笑,更坚定了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5 体会
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的心态,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与患者交流时要面带微笑,使其有亲切感,深感自己没有被歧视。
术前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同类手术的成功病例,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手术。
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多用鼓励的眼神和体态语言及信息卡与其交流,同时借助家属的配合以便更好的与其沟通。
【】
1 谢爱凤,龚雅贤.与聋哑病人手语交流可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与康复,2003,2: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