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急诊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护理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伦艳 时间:2010-07-13
 摘 要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四件大事,生、老、病、死。如果将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话,那么生死就是其中的两个端点。而我们护理工作却始终伴其左右, 随着社会的,“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逐步被“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所取代。如何做好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须解答的问题。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沟通
  
  在技术发展的今天,护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不论是形式或内容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前被认为是单纯的科学的护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因素在护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现。“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逐步被“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模式所取代。今天方兴未艾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做好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以下就本人在急诊科临床实践中实行人性化护理的几点浅见如下。
  
  1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
  
  树立理念是服务实施的关键。无论是传统护理、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等各种护理理念的演化,其最终目的,无不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护理效果而产生的。人性化护理起源于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在注重病人疾病的同时注重病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1]。讲究给予服务对象以人文关怀和照顾。通过护理人员,热情、关心、体贴的言行与病人进行开放式沟通,使病人在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而主动接受护理人员带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护理,从而达到最佳护理目的。
  
  2换位思考,尊重第一
  
  实施人性化护理要学会换位,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时时想想“我能为病人做什么呢?”,这正是人性化护理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群特殊群体,他们除了具有正常人的需求外,心理还有着特殊的需求,处于一个焦虑、紧张、恐惧、需要、被尊重、被关心、被同情、被支持的复杂心理状况。了解病人的需求,以尊重为原则是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前提。①我们不妨将自己试着处于病人的境地,看自己需要什么;②任何护理操作都应得到病人的同意,而不是强加,这是护理事业本质的回归。缘于职业道德的使命感,急诊护士应急病人之所急。用“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为病人服务。有些急诊病人有如心脏骤停,各种中毒,严重创伤等,情况紧急,不能提供详细病史,也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检查,需立刻投入抢救,赢得了时间就是获得了生命,拖延时间就可能致残或丧失生命,急诊护士必须突出一个“急”字,机敏镇静地运用自己的经验,严密监护,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急诊病人不少是突发病,缺乏思想准备,心理紧张、恐惧,多数痛苦不堪,甚至濒临死亡,急诊护理人员面临这种病人,要有救死扶伤的深厚同情心,体贴病人和家属的焦急痛苦心理,给病人及家属以亲切的关怀和细心的照料。
  护理是共性的,然而落实到每一个病人时,又具有个性。要做好人性化护理,要求在护理每一个病人时,都要换位思考,了解其需求,尊重其意愿,有针对性地解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能在心理上、精神上处于满
  足而舒适的状态,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3主动服务
  
  人性化护理鼓励护理走出被动执行医嘱、被动等待病人求助、一切以方便操作为前提的误区。急诊护理工作不仅有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有大量的服务性工作。如初诊患者来院就医,由于不熟悉的环境和看病流程,往往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做好就诊导向服务工作;老年病人由于年老体弱加上疾病缠身,往往行走不便,需要护理人员搀扶及陪诊,耐心解答;对于抢救病人,护理人员更应做到争分夺秒地救治,决不能慢条斯理或不紧不慢地执行医嘱,更不能因怕担风险而利用任何借口推诿病人,延误抢救时间;对于那些心理上受到严重创伤的病人,护理人员更要耐心地做好心理安抚与指导,劝慰病人,使之能积极地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由此可见急诊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人疾病的转归及康复,也影响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和社会安定,护理人员良好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及职业道德素养比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更为人们所关注。
  
  4加强沟通,融洽护患关系
  
  人性化护理强调人文关怀服务。人文关怀离不开关怀和双方的交流沟通。沟通能增进护患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双方的信任感,能营造出护患间的和谐、友善的氛围。因此,护理人员应把与患者的沟通作为重要的工作时常做。一个人的感情和人性的释放,是需要听众的,护理人员不但是患者的忠实听众,而且要学会引导患者将其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释放出来。这不仅满足了患者交流层次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心境平和,早日康复,而且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甚至在关键时刻,能起到缓解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的润滑剂、减压阀的作用。
  急诊护理人员每天遇到病人情况各有不同,只有怀有崇高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态度,就能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尽力为病人服务。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病人的心理效应,影响到护患之间的交流、信任与合作,进而影响患者的诊治与康复。良好的人性化护理工作可以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诊治和护理,有助于病人尽早康复。同时患者和家属还可以从护理人员的高尚护德、精良的技术操作、优质的服务中得到启迪,受到感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并通过他们传递到家庭、单位和社会,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每个护理人员都应该学习和研究人性化护理,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5强化职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其实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不仅是对我们的赞美,同时是对我们职业素质的要求。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笔者认为“知不足,方能进”。只有时时反省,衣着是否整洁,仪表是否端庄,举止是否文雅,用语是否规范;对各种护理操作规范的掌握是否娴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是否做到训练有素,操作自如。这样通过不断的反省,不断学习、改进,其职业素质就会不断地得到提升,护理质量也将随着而提高。
  总之,人性化护理服务,要求以人文关怀的方式去护理患者,而人文关怀的措施又是极普通,极细微的。因此要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事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到位。到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病人的重要砝码。
  
  
  [1] 陆霞. 护患沟通及服务程序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中华护杂志,2004,1(4):355.
  [2] 佘贤英.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