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患者术后的D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伟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脑外科患者术后进行D二聚体的检测,探讨D二聚体在脑外科疾病术后血栓栓塞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2005年本院收治的107例脑外科术后患者的D二聚体结果的回顾,并以50例健康对照,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中低值结果均与正常人群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二聚体阳性对脑外科术后并发血栓性疾病具有临床价值。建议对手术病人进行全程D二聚体监测,D二聚体检测应纳入常规检查手段。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栓栓塞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Ddimer assay for predicting thrombebolia in the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surgery operation. Methods: 107 blood samples of the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surgery operation were obtained for testing Ddimer assay.Then analyzed assay results statistically and also Ddimer assay of 50 health adults. Results: all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express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at of the health adults. Conclusion: Ddimer assay is of high value for predicting occurrence of thrombebolia in cerebral surgery patients; it is very useful to test Ddimer for patients through the whole treating process,the test of Ddimer should be a routine examination.

    【KEY WORDS】  Ddimer; Thrombebolia

    近年来,D二聚体在血栓栓塞疾病中的价值在不断被重视。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使纤维蛋白Aa 链断裂,释放纤维蛋白肽A 和肽B,剩余部分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 FM],在FX Ⅲa 作用下,形成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除降解出碎片X′、Y′、D 和E′外,还生成DD、DDPE、DYPYD、YYPDXD 等复合物,这些碎片进一步降解为最小的片段D二聚体和DDPE 复合物[1 ]。由此可见,D二聚体是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所以对DIC 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脑外科手术是常见的但也是很让人头疼的手术,原因之一就是术后并发症较多,很容易出现血栓栓塞疾病,如何及 时有效的监测病人状况,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近两年脑外科术后病人资料的回顾,我们发现,加强D二聚体的监测是非常有效而又简便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5年本院收治的107例脑外科术后患者中,男80 例,女27 例;平均年龄为523 岁(10~76 岁)。所有病人均为住院脑外科病人,开颅术后,均于入ICU 后第2天抽取静脉血浆,采用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方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

    12  试剂与仪器   ①仪器:金标定量仪,芬兰Aboa Tech Ltd 公司;②试剂:NycoCard DDimer 检测试剂盒,由奥斯邦公司提供;③检测对象:107例脑外科术后患者血液标本,正常对照50人为门诊体检正常人群。

    13  方法  样品中D二聚体分子由包被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的膜捕获,然后加入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于胶体金的缀合物溶液,膜中D二聚体将与金标抗体发生结合反应,形成三明治嵌合体,过剩金标抗体用洗涤液洗去,2min内用NycoCard READER Ⅱ金标定量仪检测膜上红色强度,本试验线性范围达到10mg/L,范围为0~03ng/ml为正常。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术后病人与正常人群D二聚体的差异性,特意将结果为分为正常及低中高三组,若以正常为1×,轻度增高可为1~2×,中度增高可为2~5×,重度增高可为5~10×[2]。通过不同组与正常人群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2  结果

 对所有数据整理进行统计学处理,高中低组及正常对照结果均用x±s表示,高中低组与对照分别进行t检验,显示不同程度的各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不同组间D二聚体测定结果分析

    3  讨论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因子Ⅷ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是诊断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指标,通过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临床提供DIC 发生的早期实验室诊断依据。任何疾病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脑外科也不例外,开颅术后,由于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诱发了体内的凝血和纤溶机制,由此直接导致D二聚体的变化。D二聚体数值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凝血和纤溶的状态。D二聚体是纤溶过程中的最特异产物,因此它使伴有高凝及纤溶的疾病,特别是伴有DIC 的诊断更加准确。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标志着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短期内重复测定可及时了解病情的演变。通过对上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脑外科术后病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有不同层次的增高,与病情病程密切相关。有人证实四肢骨折患者术前检查D二聚体特异性差,预测血栓性疾病意义不大,但D二聚体阴性预测值对排除四肢骨折术后并发血栓性疾病有重要意义[3]。还有人证实D二聚体阴性可作为排除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的重要依据[4]。综合以上材料及结合近年来对血栓栓塞和D二聚体的研究进展,建议对手术患者进行D二聚体全程检测,及时方便了解病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和实用价值。D二聚体是在纤溶过程中的特异性产物,任何凝血过程中都会出现。本试验针对临床脑外科危重病人术后D二聚体的检测,根据不同程度的表现,证实通过对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更简单有效的了解病情,因此有必要将D二聚体的检测列为脑外科术后病人的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炎症的轻重及病情变化,D二聚体阳性对脑外科术后并发血栓性疾病具有临床价值。建议对手术病人进行全程D二聚体监测,动态监测血D二聚体对早期发现危重病人DIC,尤其是高凝期,并及时阻断其向纤溶亢进期发展有重要意义,值得普及推广,因此D二聚体检测应纳入常规检查。

   

    1  王鸿利. 血液和血液学检验[M]. 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46

    2  周立红. D二聚体检测临床研究的近况[J]. 血栓与止血学,2002,8(3):121122

    3  何伟民. D二聚体预测四肢骨折术后血栓性疾病的价值[J].上海医学,2004,27(10):575577

    4  郭雪梅. 快速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进展[J]. 实验诊断学,200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