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谢广静,沈思,陈光,吴明贵,杨江,詹谊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包皮环切术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225例。术中先于保留冠状沟宽度的包皮内板作一个环形切口,按阴茎勃起长度确定保留外板位置,分四象限法切除多余包皮,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不保留阴茎浅筋膜。结果 225例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水肿轻微,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包茎;包皮过长

  包茎和包皮过长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包皮环切术也是外科的小手术,但是患者对手术的效果及美观要求越来越高。我院于2003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2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5例,年龄4~72岁,平均23.4岁,其中包皮过长178例,包茎47例,已婚63例。有合并症者104例,其中慢性包皮阴茎头炎32例,包皮阴茎头粘连26例,包皮嵌顿2例,尖锐湿疣9例,包皮囊肿3例,早泄32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采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或静脉麻醉。麻醉起效后,对于包皮可上翻者应将包皮翻上后清除皮垢;包茎或包皮口狭窄的患者先于背侧正中纵行剪开、扩大包皮口,上翻包皮,分离粘连。

  1.2.2  切口定位 

  暴露阴茎头后,用小纱布包住阴茎头向上轻轻牵拉,用有齿镊分别于3、9、12点处夹起包皮内板向上刚好覆盖到阴茎头边缘处为内板切开标志点,系带侧则于系带与内板皮肤交界处为切开标志点,用红汞将4点连成一曲线状环形即为内板切口标志线。

  1.2.3  手术过程 

  用小纱布包住阴茎头由助手往外牵拉阴茎,另一只手将阴茎皮肤向阴茎根部推移,以显露包皮内外板。用小半圆头刀沿标志线切开内板皮肤、阴茎浅筋膜层,因系带相应向上回缩后包皮内板切口边缘则与冠状沟相平行而非原曲线状。沿勃起方向适度拉长阴茎情况下,用有齿镊向远端轻拉3、6、9、12点包皮外板,按包皮重叠长度确定该位置的外板切除标志点,然后相应纵形剪开包皮外板皮肤、皮下浅筋膜层至标志点处,再用6-0可吸收线将外板各标志点皮肤与内板对应点缝合,留适当长度线尾作牵引。这样拟切除的包皮组织被平均分成4部分。将相邻两根牵引缝线分别适度拉向相反方向,使包皮绷紧,并显示出一直线,沿此直线剪开包皮外板皮肤层,再将组织拉紧,将可见的小血管电凝后切除这部分包皮。用6-0可吸收线将内外板皮缘对合间断缝合。依法切除其余3部分包皮并缝合。

  1.2.4  包扎与术后处理 

  术毕,取两片适当大小经用针扎孔的3M TegadermTM透明敷料直接对合粘贴阴茎覆盖伤口,然后用3M Coban自我粘缠外科绷带适当加压包扎阴茎。术后绷带保留5~6天,透明敷料保留6~7天。

  2  结果
      
  225例患者术中出血极少,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包皮系带,阴茎外形美观。术后伤口水肿轻微,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对阴茎外形普遍满意,已婚者性生活不受影响,尤其是早泄患者射精潜伏期均有延长。

  3  讨论
      
  包皮环切术包皮过长和包茎悠久,如今是最常见的门诊小手术之一。近年来包皮环切术(尤其对成年人)已由传统方式改良为袖套式环切术[1],然而最近已经有不少报道了对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改良方法,如改良手术切口、改良皮片剥除方法、改良缝合方法等[2~4]。我们则针对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不足之处在手术定位、筋膜剥除、阴茎伤口包扎方面进行了改良。
      
  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要求定位外板的切口是在状态下距冠状沟远侧0.5~1.0cm处,内板切口在离冠状沟0.5~1.0cm处。实际上不同的患者阴茎发育程度也各不相同,张春影等[2]发现大部分患者阴茎背侧包皮较腹侧要多,按照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作切口就可能多切或少切包皮,难以做到恰当。本改良术式的内板切口定位方法因人而异,使保留的内板长度刚能回翻至阴茎头边缘,而定位外板切口是在模拟勃起状态下与内板重叠处,这样使保留的包皮恰如其分。
      
  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保留完整的阴茎浅筋膜是为了保留其内的浅层血管及淋巴网结构,以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水肿情况。但一般情况下,患者需切除的包皮范围均较大,在缝合后所保留的阴茎浅筋膜就会在皮下形成一个粗厚的环状物,外形臃肿。有鉴于此,我们的改良术式不保留阴茎浅筋膜。而我们在术中分两层切除皮肤、阴茎浅筋膜,在拉直阴茎浅筋膜时可清楚显示其内的小血管而予处理,结合术后创新的加压包扎,同样可达到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水肿的目的。
      
  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作切口时有可能出现切歪、切偏等情况,尤其是作外板切口时不易固定而更易出现,对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的改良术式却是采用4点先缝合定位并牵引,再沿包皮绷紧后显示出来的直线切除多余的组织,从而保证包皮内外板对合位置准确、切口整齐对称,而且操作简单、利于初学者掌握。
      
  另外,我们的改良术式还有创新的阴茎包扎方法。我们用扎孔的3M TegadermTM透明敷料覆盖保护切口,不仅利用了其本身具有弹性好、透气性佳的特点,且扎孔后便于伤口渗出物、血液引流。伤口外层我们用3M Coban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加压包扎,能非常有效地避免术后出血和包皮水肿,同时还可以控制阴茎勃起的程度、促进伤口愈合[5]。
      
  综上所述,我们的改良术式虽然需精细操作,但其流程简单程序化、易于掌握,不仅疗效满意,更是适合初学者学习,还可作为阴茎整形术的手术基本功训练用。

【文献】
    梅骅.泌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92-594.

  张春影,付宜呜,张海峰,等.改良切口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J].中华男杂志, 2006,12(8):701-705.

  徐亚文,刘春晓.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改良与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12):750.

  王贵国,陈世伟,胥全宏,等.袖状法包皮环切并改进缝合方法的手术经验[J].临床军医杂志, 2005,33(1):61-62.

  叶惟靖,刘毅东,王元天,等.成人尿道下裂的临床处理[J].男科学杂志,2006,20(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