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1031例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关系调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费琰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了解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应用体重指数的判断标准与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标准,对检出的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进行分析。结果:1031例中检出脂肪肝287例,占27.84%,其中男251例,女36例,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超重及肥胖男性人数高于女性,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发病率与体重指数、年龄有直接的相关性,脂肪肝发病率随体重指数的增高而增加,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相关性非常显著。

【关键词】  脂肪肝 体重指数 相关性

    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宣布肥胖症正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正式把肥胖症归为威胁健康重要的慢性流行性疾病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已高达20%以上[1]。体重指数(BMI)是判断肥胖程度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了解脂肪肝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本文对103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通地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31例,其中男810例,女221例,年龄22~71岁,平均34.2±8.2岁。

    1.2   方法   由体检医师测量受检者的身高和体重。受检者空腹、单衣、免冠、脱鞋、双足并立,用无锡衡器厂生产的身高、体重测量仪。身高以m为单位,记小数点后一位数;体重以kg为单位,记小数点后一位数。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体检者体重、身高测量后测血压。抽血后查肝功能、血脂分析、乙肝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等项目,抽血后空腹行B超检查,B超应用超声诊断仪。

    1.3   诊断标准   B超脂肪肝诊断标准[2]:(1)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2)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BMI按2002年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分为4组[3]:肥胖(OB)BMI≥28kg/m2;超重(OW)BMI 24~27.9kg/m2;正常范围(N) BMI 18.5~23.9kg/m2;体重过低(NW)BMI<18.5kg/m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u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031例中检出脂肪肝287例(27.84%),其中男251例(30.99%),女36例(16.2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P<0.01)。男性超重及肥胖率显著高于女性,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80303,P<0.01),见表1。年龄性别与脂肪肝的关系(见表2):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的患病率增加(χ2=42.44,P<0.01)。超重/肥胖组脂肪肝患病率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02、370.66,P<0.01),见表3。

    3   讨      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超重及肥胖其不仅为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诱因,而且与肝脏相关疾病如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也密切相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组脂肪肝发病率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发病率随BMI的增高而增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其结果与深圳地区检查结果相符[4]。

    脂肪肝是由中性脂肪在肝内过多蓄积所致,并且肝脏内脂类含量超过了肝湿重的5%,虽为良性病变,但其肝纤维化发生率可达25%,1.5%~8.0%的人可发展为肝硬化[5]。脂肪肝具有可逆性,因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被人们所忽视,体检时做B超检查可早期发现无症状脂肪肝。对已检出的脂肪肝患者定期健康检查及改善饮食结构,坚持以食用低热能、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麦麸、燕麦、玉米、海藻类、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防止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膳食结构的缺陷,加强锻炼,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年龄是不可改变的因素,但体重指数可以通过人为的作用而改变。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的危险性分别是普通人群的3倍、2~3倍和7倍[6]。体重指数的降低,不但可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同时也能减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症的发生。

 

【】
  [1] 傅祖植. 开展与肥胖症相关课题的研究是新世纪的迫切任务[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16(2):65-66.

[2]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72.

[3] 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系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4] 邵桂霞,张献共,黄志平,等. 深圳地区28384例体检者体重指数与脂肪肝分布的探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6):372-373.

[5] 范建志. 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机制[J]. 国外医学消化分册,1997,17(2):92-94.

[6] 曾民德,陆伦根. 肥胖与肝纤维化[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7):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