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刘震宇,成兴波,蒋晓红,华飞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DN)中发生、的作用。方法:分别观察正常组(NC)、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糖尿病肾病(DN)组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TNF-α在DM组及DN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DN组中TNF-α明显高于DM组(P<0.05或P<0.01)。结论:TNF-α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肿瘤坏死因子α;尿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糖尿病肾病时,其血清以及肾脏局部浓度有显著变化,从而提示其与糖尿病肾病之间有着显著联系。本文通过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血清TNF-α浓度的检测,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正常健康对照组(NC)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8~69岁,平均47.00±12.80岁,均为健康体检者;单纯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组(DM)30例,男l3例,女17例,年龄38~68岁,平均59.33±10.80岁;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45~76岁,平均62.36±11.03岁。入选标准:DM组选择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无高血压,或有高血压但近3周未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降压药,DN组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 μg/min,且无高血压,或有高血压但近3周未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7年ADA诊断标准。DN组均符合Mogensen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无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并除外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肿瘤、脑卒中、重症感染、外伤、严重肝脏及心脏疾病;查肝、肾功能正常,无服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等药物史。

    1.2   方法   各组均清晨空腹采血后按试剂盒要求分离血清,置-70℃冰箱保存待测TNF-α血清标本,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DM、DN组留取晨尿,用拜耳公司DCA2000尿微量白蛋白仪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同时留24小时尿,用放免法测UAER,用干式化学法测24小时尿蛋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DM组与DN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见表1。

    2.2   DM组与DN组24小时尿蛋白、ALB/Cr、尿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   见表2。GFR值用Cockroft公式。男性:(140-年龄)×体重/72×血肌酐,女性:(140-年龄)×体重/85×血肌酐, 血肌酐单位:mg/dl。

    2.3   3组血清TNF-α的含量比较   NC组TNF-α为15.65±9.36 U/ml,DM组为28.38±10.08 U/ml,DN组为53.04±6.83 U/ml,DM组及DN组血清TNF-α的含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P<0.01),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UAER影响因素的直线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UAER与血清TNF-α、24小时尿蛋白、ALB/Cr、病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8、0.514、0.691、0.806(P均<0.01)。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成分产生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但长期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则是其最基本原因。在高糖刺激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与lgG交联产物、代谢紊乱,均可刺激肾脏局部释放TNF-α[1]。Alessandro等研究发现,用糖基化蛋白培养的人和鼠的肾小球内皮细胞TNF-α mRNA表达和TNF-α合成都显著增加[2]。粟德林等动物实验提示TNF-α在DN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3]。近年来肖常青等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TNF-α血浆浓度较正常人有显著增高,它和其他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4]。

    TNF-α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的一种肽类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TNF-α可损伤胰岛B细胞功能和活性,改变DN患者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并参与调节胰岛素的信号传递和细胞凋亡。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可迅速形成晚期糖化终产物,刺激单核细胞表达和释放TNF-α。TNF-α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的一氧化氮生成和细胞凋亡而引起β细胞选择性的破坏,诱发胰岛素抵抗[5]。TNF-α还可通过抑制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和其它细胞或组织的间接作用,而导致胰岛素抵抗[6]研究表明,TNF-α对胰岛β细胞也有直接细胞毒作用,TNF-α可诱导β细胞膜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和MHC-Ⅱ类抗原表达,使胰岛B细胞成为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辅助细胞,触发自身免疫反应。TNF-α合成增加,可诱导白细胞黏附分子的合成增加,以吸附循环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进入胰岛,加重自身免疫反应。近年,在IR动物模型中发现有TNF-α过度表达,TNF-α可通过抑制外周组织葡萄糖摄取、抑制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磷酸化致胰岛素抵抗[7]。

    Radeke等(1990)研究证明TNF-α能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从而使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增多,造成细胞内膜损伤;TNF-α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均可诱导前列腺素、白三烯、白细胞介素-1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性介质的合成;它与脂多糖协同作用于血小板活化因子可能在糖尿病所致微血管损伤中起重要作用;TNF-α也能刺激胶原的产生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加上糖基化胶原在血管壁的沉积,促使血管结构的改变,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微血管病变; TNF-α还可影响凝血纤溶状态,其通过损伤内皮细胞及刺激细胞外基质,激活内源性凝血机制;TNF-α能减少血浆溶酶原激活物的合成,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和纤维素样物质的生成,直接引起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异常。

    本研究结果显示,DN组患者TNF-α水平较DM、NC组明显升高,且TNF-α水平和UAER呈正相关(r=0.658,P<0.01),与报道一致[8,9],表明TNF-α的过度表达参与了肾小球局部微血管通透性改变,促进了白蛋白尿的产生,提示TNF-α与DN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关系。

【】
  [1] 刘颖慧. TNF-α与糖尿病肾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4): 253-255.

[2] Amore A, Crina P, Mitola S, et a1.Nonenzvmatically glycated albumin(Amadori adducts)enhances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and gene expre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J]. Kidney Int,1997,51(1):27-35.

[3] 栗德林,苑 讯. 糖肾康对实验性大鼠ET-1、TNF、IL-6等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3,20(2):57-58.

[4] 肖常青,梁瑜祯,苏宏业,等.糖尿病人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糖尿病杂志,2001,6(9):369-370.

[5] 周 勇,朱 健,王 奕. 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42-44.

[6] 王艳军,韩 萍,卢丽萍. 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IL-6、TNF-α及TGF-β检测及临床意义的分析[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18(3):214-216.

[7] Lofgren P,Van Harmelen V,Reynisdottir S,et a1.Secre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shows a strong relationship to insulin-stimulated glucose transport in human adipose tissue[J]. Diabetes,2000,49(4):688-692.

[8] 李新胜 ,张金成 ,王瑞英. 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临床荟萃,2005,20(9):494-496.

[9] 张敏英,张勉之, 张大宁,等.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6,18(8):50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