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92例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李秀东, 陈福真, 李滨, 许东辉, 李志民 

【关键词】  静脉曲张;,激光;,下肢;,隐静脉

  摘要:  目的  评价腔内激光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  9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4侧),行腔内激光治疗66例(72侧)、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15例(17侧)、激光联合点式切口剥脱严重曲张浅静脉11例(15侧);术后观察下肢疼痛、皮下血肿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近期疗效情况。  结果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近期疗效满意。1例术后2个月复发,1例隐神经损伤残留内踝区麻木。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穿刺代替切口、简化操作、恢复快、腿部不留瘢痕、疗效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静脉曲张; 激光; 下肢; 隐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为常见病,临床上约10%~15%成年男性、20%~25%成年女性出现症状[1]。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深静脉瓣膜重建、支结扎等,但术后往往伴有大腿皮下血肿、隐神经损伤、疼痛明显、影响下肢美观等缺点。随着患者对手术安全和美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手术过渡。2004年3月~2005年12月,笔者应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varicosities of the lower limbs,EVLT)92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人(104侧),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2例中,男性37例,女性55例,年龄(54±11.5)岁(32~87岁),病程(15.6±5)年(5~40年);其中42例为右下肢,50例为左下肢。共计104侧患肢,3侧有下肢浅静脉手术史。104侧,其中42例为右下肢,50例为左下肢,3侧有下肢浅静脉手术史。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为下肢浅静脉曲张,伴肿胀37侧,湿疹24侧,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18侧,有溃疡史已愈合4例。所有患者均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4侧,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证实为Ⅰ~Ⅱ级返流;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90侧。

  1.2  方法

  1.2.1  主要仪器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Hop100 Plod,北京龙慧衍公司)及配套的5F导管、超滑导丝及激光光导纤维。所选的光纤直径600 μm,激光波长940 nm。

  1.2.2  治疗  术前站立位用记号笔仔细标记曲张的浅静脉,采用3种手术方法:(1)单纯激光治疗:共66例72侧。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内踝上方穿刺或切开大隐静脉主干末端。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顺行插入5 F导管至腹股沟下方,退出导丝,经导管置入激光光纤。连接激光治疗仪后,透过皮肤,可见光纤顶端红外线光标闪烁,顺导管将光标送至腹股沟下2~3 cm处(相当于卵圆孔处)停止推行,后撤5 F导管2~3 cm。设定激光参数:每秒15次单脉冲,12~14 W。激发激光,1个脉冲后将导管和激光光纤同步回撤0.5~1 cm。助手用湿纱布沿大隐静脉行程加压,使静脉壁收缩闭合。静脉分支的处理采用多次局部穿刺后激光闭合的方法。(2)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共15例17侧。遇到由于大隐静脉主干明显曲张导致光纤向上推行困难者,可结合采用腹股沟小切口游离大隐静脉近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分支后,经远心端逆行置入光纤进行激光治疗,设定激光参数及静脉分支处理同上。(3)激光联合小切口剥脱曲张严重浅静脉术:共11例15侧,其中联合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后逆行置入激光光纤静脉治疗2侧。激光治疗同(1)和(2)。于曲张严重的浅静脉处做小切口抽剥曲张静脉。术后自粘绷带加压包扎3 d后改弹力袜。

  1.2.3  术后处理  术后6 h恢复正常饮食,不输液或少量输液,不使用抗生素。术后第1 d即下床活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 mg,每天1次,共2周。术后3 d切口换药后改穿弹力袜至少2周。有瘀斑或血栓性静脉炎样表现者予局部外用喜疗妥软膏。术后可进行日常活动,但避免激烈运动。

  1.3  随访  术后第2周、第3个月应用多普勒超声随访检查。

  2  结果

  2.1  疗效  单纯激光72侧无手术切口,激光联合静脉高位结扎或浅静脉剥脱术32侧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当日或第1 d均能下地活动,术后住院3~5 d,平均4 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2.2  并发症  本组术后78侧(64%)在大腿沿大隐静脉行程皮下可触及条索状状硬块,或曲张静脉处血栓样硬结现象。术后2周内有7侧伴有明显血栓性浅静脉炎样的红、肿、痛表现,2~3周后症状消失。26侧沿大隐静脉行程皮下有小片瘀斑,2周内消退,有2侧出现大腿内侧大片皮下瘀斑,3周后消退。

  表1  92例104侧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略)

  Tab 1  The results and the complications in thee ways of endovenous lase treatment in 104 limbs 92 cases

  2.3  随访  74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除1例内踝区皮肤仍麻木及1例于术后1个月复发外,余疗效满意,均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1例于术后复发多普勒彩超检查大隐静脉主干再通,其余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主干呈完全闭塞,无血管再通现象,深静脉无血栓形成。

  3  讨论
   
  EVLT是下肢静脉曲张最新的微创手术之一,通过激光光纤在静脉腔内发射激光,达到闭锁静脉目的[2]。EVLT的原理是激光通过光热作用被周围的组织吸收转化为热能,破坏静脉壁的结构,造成损伤的显微性修复使静脉纤维化,旷置了该段血管,取得了与剥脱相同的效果[34]。由于激光束离开光纤顶部后,保持聚焦于一非常小的点,激光束进入血液,其穿透深度约0.3 mm,具有最小穿透性和最小损伤的特点,因此,对血管壁的损伤达到最小范围。因其发生机制与血栓形成机制不同,故EVLT不诱发深静脉血栓。
   
  无论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比较,还是与其他微创手术如硬化剂注射或射频治疗相比,EVLT均可显示其优越性:(1)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可明显减少传统手术易出现的隐神经损伤、切口淋巴漏和皮下血肿等并发症。EVLT也可在局麻下进行,因此随着技术开展成熟,患者可在门诊接受治疗。(2)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3)安全可靠。手术损伤小,因此术后并发症少,可避免其他微创手术如硬化剂注射或射频治疗损伤动脉或深静脉、过敏反应等并发症。有报道EVLT成功率为100%[56]。本组复发率为0.9%。(4)美观。无切口或切口小,术后不留或很小的瘢痕是EVLT的优势,满足了年轻女性患者的心理需求。
   
  EVLT虽有许多优点,但如操作不当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本组1例由于早期缺乏经验,设定激光功率过大而出现隐神经损伤;5例由于小腿曲张静脉与皮肤紧密粘连,激光功率过大造成皮肤灼伤;1例由于激光功率过小、后撤激光光纤过快,出现术后2个月再通复发;2例后撤激光光纤过慢灼穿静脉壁造成大腿皮下大片瘀斑。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如误入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光纤经迂曲严重静脉强行通过时造成折断或截穿静脉壁等。因此,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尚有下列问题有待改进:(1)应能提供制冷装置,使皮温受热<45 ℃;(2)应能改变波长,以期与治疗静脉直径一致;(3)对曲张严重伴血栓形成、支瓣膜功能不全或严重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仍需配合其他手术;(4)长期疗效尚需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及长期随访。

  文献:

  [1]  Engel A,Johnos M L,Haynes S G. Health effects of sunlight expos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first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19711974[J]. Arch Dermatil, 1998,124(1):7279.

  [2]  Weiss R A,Dover J S. Laser surgery of leg veins[J]. Dermatol Clin, 2002,20(1):1936.

  [3]  姚翠萍,张镇西. 激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J]. 激光生物学报, 1999,8(2):102108.

  [4]  Goldman M P. Closure of the geater saphenous vein with endoluminal radiofrequency thermal heating of the vein wall in combination with ambulatory phlebectomy: preliminary 6month followup[J]. Dermatol Surg, 2000,26(5):452456.

  [5]  Navarro L,Min R J,Bone C. Endovenous laser: a new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varicose veins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using an 810 nm diode laser[J]. Dermatol Surg, 2001,27:117122.

  [6]  黄  英,蒋米尔,李维敏,等. 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208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9(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