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化性溃疡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钱倩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方法 对5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与同期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49例进行对比。 结果 5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39例(67.2%),胃溃疡20例(34.4%),高于中青年组的5例(10.2%)(P<0.01),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并发症40例(71.4%),伴随其他疾病者38例(65.5%),高于中青年组的7例(14.3%)(P<0.01)。 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病发部位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老年人

  老年人与中青年人群在溃疡发生部位、临床症状、并发症等方面均可不同。本文将同期、确诊的老年与中青年溃疡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明确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并发症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例58例(老年组),男41例,女17例;年龄60~79岁,平均68.1岁;病程19天~18年,平均4.7年。同期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病例49例(中青年组),男39例,女10例,年龄18~59岁,平均38.9岁,病程28天~10年,平均5.1年。

    1.2  诊断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病理切片确诊(胃溃疡)。

    1.3  临床表现  老年组腹部疼痛28例(48.5%),为隐痛或不适,无腹痛30例(51.7%),反酸、嗳气43例(74.1%),食欲减退31例(53.4%),呕血、黑便39例(67.2%),头晕、乏力22例(37.9%),胸闷、心悸12例(20.7%)。中青年组腹部疼痛34例(69.39%),多为饥饿  痛,无腹痛15例(30.6%),反酸、嗳气22例(46.9%),食欲减退13例(26.5%),呕血、黑便26例(53.1%),头晕、乏力7例(14.3%),胸闷、心悸3例(6.1%)。

    1.4  溃疡部位  见表1、表2。表1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溃疡发生情况对比表2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胃溃疡部位P<0.01 

    1.5  并发症  见表3。 表3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消化性溃疡并发症情况

    1.6  伴随疾病  老年组伴随其他疾病38例(65.5%)(包括同一患者伴随其他多种疾病),其中高血压20例(34.3%),冠心病18例(31%),糖尿病17例(29.3%),胆结石、胆囊炎13例(22.4%),恶性肿瘤4例(6.9%),脑血管疾病11例(19%)。中青年组伴有高血压病4例(8.1%),胆囊炎、胆结石3例(14.3%)。

    1.7  治疗效果  老年组经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好转或痊愈出院者50例(86.2%),经内科治疗出血不止或穿孔行手术治疗者5例(8.1%),死亡3例(5.2%均伴有恶性肿瘤)。

    2  讨论

    正确认识老年与中青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老年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报道增多,与老年人消化器官及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有关,表现为对疾病反应性低下,愈合能力差。老年发病构成比变化与老年自身状态有关。进入老年后循环功能减退,胃血流减少,黏膜萎缩,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的黏液分泌亦发生质与量的变化,加上不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或关节炎需长期服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非甾体抗炎药,都易引起或加重溃疡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并延迟溃疡的愈合[1]。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与中青年人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

    2.1  临床症状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胃痛多不典型,与进餐无关的疼痛不适28例(48.5%),可能为溃疡位置上移,或胸腹脏器的感觉神经纤维在体壁和皮肤上的定位相互重叠之故。另外,老年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较多,易造成误诊。因此,考虑有消化性溃疡存在时,在全身状况许可的条件下,应尽早做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早期。

    2.2  溃疡发生部位  内镜检查所见十二指肠溃疡,球部为好发部位,仅少数溃疡发生在球后部。而胃溃疡可见到随年龄增长,溃疡灶有由胃窦、胃角向小弯垂直部胃体、胃底上升倾向。老年组胃体溃疡、巨大溃疡发生率高。本组资料显示老年组胃溃疡发病率(34.4%),高于青年组(1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可能是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体窦黏膜交界线上移,溃疡的部位由下向上推进,故高位溃疡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高而递增[2]。

    2.3  并发症  (1)出血:据统计60岁以上患者并发出血者可达50%[3],且随着年龄增长并发出血率增加,并提示预后不良[4]。本研究统计老年组溃疡并发出血占67.2%,和报道相符。老年人胃黏膜有血管扭转、血管壁增厚等退行性变,导致胃黏膜供血减少,损伤后胃修复能力减低;老年人胃黏液分泌减少,“黏液屏障”减弱,胃黏膜易受损伤;胃排空能力也较中青年人明显延迟;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脑、肺、肾等病变,常有潜在的重要功能不全;老年人常合并慢性病使用药物较多,如激素、非甾体类抗感染药,某些扩血管药物如短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以及抗生素等,都可以直接造成胃黏膜损伤;抗凝药物的应用过多造成凝血功能减低;利血平等交感神经阻滞剂能相对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使胃酸分泌增加等,均可诱发溃疡并导致出血;神经精神因素,如脑卒中应激状态,过度的神经紧张、兴奋造成胃黏膜胃循环障碍、缺血、缺氧以致胃黏膜损伤等。(2)穿孔:老年患者感觉迟钝,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溃疡多大而深,胃黏膜屏障保护功能下降,穿孔率比青年人高2~3倍。本研究统计两组穿孔率无差异。

    综上所述,对疑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例在全身情况许可下尽早胃镜检查,给予治疗。同时应兼顾治疗并发症及伴随疾病,是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由于老年人溃疡复发率高,治疗应适当延长疗程,并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如精神刺激、药物、饮酒等,这些危险因素不及时去除也会加重影响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文献】
  1 刘文忠.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188.

2 周岱云.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临床应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84.

3 叶任高.内,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3.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