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兴忠,肖晗, 刘明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驱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病毒、抗肺炎支原体、吸氧、吸痰、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镇静,合并心衰者予利尿、应用扩血管药物、强心等治疗;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茶碱,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驱动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5天后痊愈和好转率,呼吸困难、哮鸣音、痰鸣音消失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关键词】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氨茶碱;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为婴幼儿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为观察驱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我院儿科住院部从2005年5月~2007年3月对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给予包括抗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治疗、吸氧、吸痰、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镇静,合并心衰者予利尿、应用扩血管药物、强心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茶碱,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驱动雾化吸入,对其结果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诸福棠实用儿》(第7版)中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将2005年5月~2007年3月住院的1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男85例,女71例,年龄1~24个月。伴有心力衰竭者19例,伴发热者56例,伴有呕吐和(或)腹泻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观察组8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病情程度上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治疗、吸氧、吸痰、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镇静,合并心衰者予利尿、应用扩血管药物、强心等治疗,观察组80例,加用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公司生产)﹑万托林(0.5%沙丁胺醇,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78例,加用静滴氨茶碱治疗。其中万托林剂量为0.25ml/(kg·次);普米克令舒剂量:<12个月者0.5 mg/次,>12个月者1mg/次,每日2次;氨茶碱剂量2~4 mg/(kg·次),每日1~2次。密切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每天的症状、体征变化:呼吸困难、哮鸣音、痰鸣音、咳嗽、喘息。

    1.2.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5天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显效:治疗5天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无效:治疗5天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组间比较的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表1  治疗5天后痊愈、显效、无效的病例数 注:痊愈率、显效率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平均消失天数比较 注:呼吸困难、哮鸣音、痰鸣音、咳嗽、喘息消失的时间相比,P<0.05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以肺间质病变为病理特征的特殊肺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此外,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此病。在2岁以前发病,且以1~6个月婴儿发病居多,主要病理变化为病毒侵入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引起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导致肺气肿、肺不张、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等[2]。研究发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气道分泌物和血中有大量类似哮喘病人的炎性物质,如组胺、花生四烯酸等,这些物质可致气道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水肿,促进腺体分泌黏液,导致毛细支气管阻塞[3]。的主要原则:(1)吸氧,改善呼吸困难;(2)抗感染治疗;(3)控制喘憋;(4)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控制喘息症状,缓解呼吸困难。在正常人的呼吸道平滑肌、纤毛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其他分泌性上皮细胞、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细胞均有β2受体分布。但在婴幼儿呼吸道黏膜β受体数目少,同时α受体数目正常,这样支气管平滑肌在炎症浸润时,支气管平滑肌持续痉挛,使喘息症状加重和(或)持续。 万托林能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受体,激活呼吸道平滑肌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从而促使细胞内cAMP合成,细胞内cAMP增加时激活几种调节过程,使细胞内Ca2+浓度下降,从而使平滑肌舒张。此外,β受体兴奋还可以增强纤毛运动,增加黏液中黏蛋白量和水分,抑制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过敏性介质释放。可见应用β受体激动剂时,能有效控制喘息症状。普米克令舒是新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强,为地塞米松的600倍,用其1%~5%溶液雾化吸入即可达全肺,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并减少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且能缓解喘憋、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是最有效的抗变态反应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减少白三稀与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减少微血管的渗漏;增加细胞膜上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局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强,雾化吸入即可到达全肺,能够干扰花生四烯酸和白三烯的合成,抑制气道的高反应,对受损的气道有修复作用[4]。空气压缩泵雾化气道吸入具有作用直接、全身副作用少的优点,比口服药物快而且有效,药物微粒直径多在3~6 μm,这些微粒绝大部分可进入支气管,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黏膜和肺泡上,且用量最多只有其他用药方式的10%[5]。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患儿没有任何痛苦,且起效快,效果肯定,安全,副作用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99-1200.

2 许积德.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0-1514.

3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8-309.

4 陈强,朱绿绮,刘建梅,等.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当代儿科杂志,2000,2(3):152-154.

5 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