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对知情同意告知义务的态度状况调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燕 邓红玉 高哲石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科医生对抗精神病药物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知情同意状况。方法 采用Schachter等编制的精神科医生对抗精神病药物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知情同意的态度问卷对56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的精神科医生及43名同期在该中心进修的精神科医生予以调查。 结果 90%以上的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同意表示赞同;80%以上的医生认为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告知应成为知情同意的一部分;但有三分之二的医生担心这种告知会增加病人的焦虑情绪,担心病人难以理解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风险;与进修班同道相比,本中心医生更倾向于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替代传统药物,以避免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 结论 精神科医生对抗精神病药物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知情同意持谨慎积极的态度。

【关键词】  知情同意;抗精神病药物;迟发性运动障碍

  Investigations of psychiatrists’ attitudes about informed cons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psychiatrists’ informed consent to antipsychotics and tardive dyskinesia(TD). Methods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Schachter Psychiatrists’ Attitude About Informed Consent Practices for Antipsychotics and Tardive Dyskinesia in 56 psychiatrists on the subsection of the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and 43 ones studied in the center i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e.Results  90% psychiatrists approved of psychotics’ and dependents’ informed consent; above 80% ones thought that TD inform should become a portion of informed consent; two thirds ones worried about that this inform was able to increase patients’ anxious emotion and that patients were hard to understand TD risk; compared with psychiatrists of slass for further studies, the center ones were prone to replacing traditional drug treatment by neotype antipsychotics to avoid TD development.Conclusion  Psychiatrists keek careful and active attitude sbout infromed consent practices for antipsychotics and tardive dyskinesia.

  【Keywords】  Informed consent; antipsychotics; tardive dyskinesia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意识的普遍增强,精神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众多的抗精神病药物(AP)不良反应中,迟发性运动障碍(TD)具有发生率高、不可预测、基本不可逆转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为探讨精神科医生对AP与TD知情同意的态度问题,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56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精神科医生及同期在该单位进修的43名全国进修班精神科医生为调查对象。其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精神科医生男25名,女31名,平均年龄(32.08±8.39) a,平均工作年限(9.86±8.98) a,副高以上职称12名,中级职称15名,初级29名;全国进修班精神科医生男21名,女22名,平均年龄(33.35±5.35) a,平均工作年限(9.84±6.37) a,副高以上职称5名,中级职称24名,初级14名。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Schachter等编制的精神科医生对AP与TD知情同意的态度问卷[1]对入组者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包括15项,每项为1~5级评分制,1分:强烈反对;2分:反对;3分:中立;4分:同意;5分:非常赞同。由于新型AP治疗时较少出现TD不良反应,调查时增加了“医生应考虑到TD的问题而给予病人新一代AP”这一项目。但此项回答人数为92名,4名未作回答。该量表采用不记名、自评方式,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对评定结果进行频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科医生对AP与TD知情同意的态度问卷测评结果,见表1。          

  表1   精神科医生对AP与TD知情同意态度问卷测评(略) 

  注:量表各因子依次为A1~A16。
   
  表1显示,≥90%的精神科医生认为对有知情同意能力的病人,或无知情同意能力病人的家属,要告知AP的利弊及有关TD的情况;≥80%的医生认为对TD的告知应成为知情同意的一部分;但有三分之二的医生担心这种告知会增加病人的焦虑情绪,担心病人难以理解TD的风险;≥70%的医生认为做有利于病人的事比病人的自我决定更重要。

  2.2 本院医生组与进修医生组对AP与TD知情同意的态度问卷测评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调查问卷测评结果(略) 

  表2显示,精神科医生对AP与TD知情同意的态度问卷测评,本院医生组A5及A12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进修医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16因子分极显著低于进修医生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他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3 讨论
   
  自1985年以来,我国卫生部一直在着手准备精神卫生法的制定,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调研,上海(2001)则率先制定了《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条例规定了政府的职能,对精神病人的权利也作了较为明确的条文规定。如今,《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的颁布实施已有数年,而全国的精神卫生法草稿也在几易其稿后即将出台。随着这项运动的蓬勃,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病人知情同意的权利,有了较深的理解。
   
  TD是长期服用AP尤其是传统AP的一种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口面部、下颌、肢体和躯干快速的、不随意的、无节律的、舞蹈样的运动或肌张力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困难,早期改用新型AP如氯氮平等可能有一定效果[2]。美国精神病协会(APA,1980)建议对用传统AP治疗的病人告知TD的情况[3]。而《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规定要告知病人或家属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未强调TD。还有研究表明[4],对AP的告知并不会影响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及再住院率。
   
  本调查显示,≥90%的精神科医生认为对有知情同意能力的病人,或无知情同意能力病人的家属,要告知AP的利弊及有关TD的情况;≥80%的医生认为对TD的告知应成为知情同意的一部分;但有三分之二的医生担心这种告知会增加病人的焦虑情绪,担心病人难以理解TD的风险;≥70%的医生认为做有利于病人的事比病人的自我决定更重要。与进修班同道相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医生更倾向于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替代传统药物治疗。提示,多数医生同意在病人有知情同意能力时应对其告知TD的信息,并在AP治疗3 mo后再予告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替代传统药物治疗,以避免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
   
  当前新型AP的不断开发,以及药厂的广泛宣传,使很多医生的关注点集中到代谢性疾病中去,但正如颜文伟教授呼吁的[5],应该警惕迟发性运动障碍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因为一旦出现这种问题,治疗相当困难。目前,一般精神科都将告知书作为一种条文进行实施,故医生们均认为他们已完好地执行了告知制度。然而,面对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精神病人或者家属能真正理解多少?如果已经真正理解,病人的依从性等会有多少影响?国内的有关尚少,需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文献】
    [1] Schachter D,Kleinman I.Psychiatrists’ attitudes about informed consent practices for antipsychotics and tardive dyskinesia[J].Psychiatr Serv,2004,55(6):714

  [2] 谢帆,江开达.迟发性运动障碍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00,10(6):363

  [3] Tardive.Diskinesia:Summary of a Task Force Report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J].Am J Psychiatry,1980,137:1163

  [4] Kleinman I,Schachter D,Koritar E.Informed consent and tardive dyskinesia[J].Am J Psychiatry,1989,146:902

  [5] 颜文伟.应该警惕迟发性运动障碍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