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毅 詹忆波 蒋顺录 时间:2010-07-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是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towel disease ,IBD) 的一种,UC 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10年来,国外采用奥沙拉嗪UC取得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见。作者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奥沙拉嗪治疗UC 34例。观察该药对我国U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UC活动期患者68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 男24例, 女10例; 年龄23~72 岁, 平均47.5岁; 病程1个月~ 12 年, 平均6.0 年; 其中初发型19例、 慢性复发型8例、 慢性持续型7 例;治疗组34例, 男24例,女10例; 年龄20~70岁, 平均45.0 岁; 病程2个月~15年, 平均7.6 年; 其中初发型18例、 慢性复发型10 例、 慢性持续型6 例; 所有患者均为活动期的轻、中度病例。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成都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

  1.2  治疗方法 

  治疗开始之前,停用一切影响UC的药物(包括激素、SASP、中药等)至少1周,并征得患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纳入。治疗组给予奥沙拉嗪1g,3次/d: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 4g/d, 分4次口服。疗程8周。用药期间记录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实验室随访项目:治疗前、后8周分别检查粪、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沉、血清钾、钠、氯、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查肠镜并作活组织病检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2次/d,粪便检查无红、白细胞,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大致正常。(2) 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2~4次/d,大便成形,粪检红、白细胞均<10个/高倍镜,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3) 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大便化验及内镜检查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计量指标比较用t检验,计数指标比较用χ2检验,等级指标比较用wilcoxon两样本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综合判断两组治疗8周后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0%,对照组为64.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胃烧灼感、腹胀等不良反应,组有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有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而且对照组程度较重,其中3例因胃烧灼感、纳差、不能耐受和严重肝功损害而中途退出。试验组中有2例腹泻次数增多,但可耐受,继续治疗后腹泻缓解。

  2.3  实验室指标 

  治疗8周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胆红素、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因不明, 主要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病变是以浅表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肠道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 也可累及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病理改变局限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1], 表现为炎症或溃疡, 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常伴有肠道外疾病[2]。

    从本组临床表现看,腹痛、发热、消瘦、粘液脓血便为UC 主要表现。以初发型及慢性复发型较多见。对于UC 的治疗, 目前仍强调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UC 的药物治疗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及5-氨基水杨酸(5-ASA)为首选,皮质类固酵(CS),取决于病情程度。传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柳氮磺吡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约20%,不少病例因而减量或终止治疗。柳氮磺吡啶在结肠内能被结肠内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现已证实磺胺吡啶并无活性,而且可引起不良反应。5-氨基水杨酸则为有效成分,它作用于炎症粘膜,可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引起水肿的炎症介质白三烯形成。奥拉拉嗪由两个分子水杨酸经偶氮键相连而成,已证实奥柳氮钠在胃和小肠内不被吸收也不被分解,到达结肠后才被结肠内细菌分裂为二分子有效的5-氨基水杨酸,作用于结肠炎症粘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及自由基的产生,降低肠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减轻肠粘膜水肿,发挥抗炎作用[3]。本结果表明,两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8周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胆红素、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奥沙拉嗪不良反应少,本组临床数据显示,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对照组程度较重,与报道一致[4,5],因此奥沙拉嗪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药物。

【文献】
    1 Eaden J, Abrams K, Ekbom A,et al. Colorectal cancer preven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a case - control study.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145~153.

  2 Russel MG. Changes in the incidenc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hat does it mean? Eur J Intern Med, 2000,11:19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