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祝红梅 时间:2010-07-14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前列腺增生症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1]。此项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少、见效快、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术后有出血、尿失禁、尿路感染、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因而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本院2001年至2005年,对24位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前列腺支架植入术,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年龄69~89岁(平均79岁),术前均经B超和/或CT确诊为前列腺增生,B超且已排除前列腺中叶增生。其中6例曾有尿潴留病史,2例经前列腺穿刺病检确诊为前列腺癌。均合并有呼吸系统、心脑系统、各种肿瘤晚期,不适合于手术治疗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

  1.2 治疗方法  
 
  采用MTN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术前用B超测量前列腺长度,选择适当的支架。在B超监视下,采用局麻,支架通过支架置入器放入前列腺部尿道,然后退出支架置入器。术后用40°生理盐水缓慢灌入尿道,使支架膨胀固定于前列腺尿道。

  1.3  结果   

  本组24例一次性植入成功23例,成功率95.6%,术后20例立即恢复排尿,3例出现排尿困难,予重新留置导尿。2例1周后拔除导尿管后自行排尿,1例出现大出血予手术取出支架,改行膀胱造漏。4例术后出现尿失禁,3~7d后症状改善和消失。平均住院12d。出院时患者排尿畅、无血尿和尿失禁,部分患者有轻微尿痛。1年后随访,2例排尿困难患者改行其他手术治疗,1例患者支架脱入膀胱内予手术取出支架改行膀胱造漏。术后1年有效率73.3%。

  2 护理措施

  2.1  出血   

  由于植入支架时损伤尿道黏膜组织可引起出血,一般出血量少,于1~3d消失。前列腺组织血管丰富,如果支架嵌入前列腺组织,可引起大出血。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活动性大出血,予急诊手术取出支架。术后需卧床24h,保持大便通畅,不要剧烈咳嗽,避免使用腹压。密切观察尿的色、量变化,如果出现鲜红色血尿,甚至有出血块时,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出现出血量较多或有血块时,给予留置导尿后用生理盐水膀胱冲洗,防止血块阻塞尿道,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的各项准备工作。

  2.2 尿失禁   

  准确地将支架安放在前列腺部尿道是成功的关键。支架安放过低,压迫尿道外括约肌可并发尿失禁[2]。术后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果出现尿失禁,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同时指导患者做会阴肌肉的收缩,增强膀胱括约肌的作用。方法是让患者用力收缩肛门,然后放松。每天5~6次,每次10~15min,为了让患者及时掌握和配合治疗,每天由责任护士定时在床边指导和督促患者训练。此方法简单易学,患者大多能配合训练。为避免影响患者睡眠,夜间用接尿器接尿。如果1周后尿失禁症状无消失或改善,要摄片检查支架的位置,必要时调整支架位置。

  2.3 排尿困难   

  术前选择支架不适当,术中置入不顺利导致尿道黏膜水肿,术后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术后为了减轻水肿,给予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导尿管宜选用小号,插入时动作轻柔,防止支架移位。

  2.4  尿路感染   

  术前、术后留置导尿,以及术中消毒不严格,操作时损伤尿道黏膜组织均可以诱发尿路感染。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尿急、尿频、尿痛症状,注意体温变化。鼓励其多饮开水,每日2500ml左右;留置导尿患者每日用0.5%PVP—I消毒尿道口,观察尿道口分泌物有无异味,尿液有无混浊和絮状物,必要时做尿培养。本组无尿路感染。

  2.5  支架移位  

  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后过早活动、用力排便可导致支架移位。本组1例患者术后擅自下床活动,1个月后出现排尿困难,经检查发现支架脱落膀胱内,于手术取出支架改行膀胱造漏。前列腺支架植入术是用局麻,患者术后不习惯床上排尿,常要求下床上厕所。为了防止支架移位,要反复向患者说明卧床休息的意义,绝对卧床休息24h。24h后可下床活动,活动量要逐渐增加,少坐硬板凳;术后常规口服大黄苏打片,保持大便通畅;饮食上多吃水果蔬菜易消化食物;后尿道支架一般在术后3个月方可被尿道黏膜覆盖。为了防止支架移位,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坐长途车和骑自行车。

  3 小结
      
  前列腺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做好术后的护理和宣教,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使病人减少痛苦,提高成功率。

【】
    1 屈平保, 稽军.前列腺支架治疗失败原因分析.男杂志,2005,19:50~51.

  2 经浩,车文骏. 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9:54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