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在严重创伤中的早期应用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顾跃明 时间:2010-07-14

              作者:潘云萍 钟 李建华 张行 葸微洁 王鹤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创伤

  本研究将人重组生长激素(rhGH)早期应用于严重创伤,观察其对患者伤后免疫功能和代谢营养情况,评价其在严重创伤中早期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严重创伤后6h内入住本院ICU的危重病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7~69岁,平均(42.6±15.4)岁; 急性生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10分;已排除严重心、肺、肝、肾等基础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入院后均即刻给予生命体征监护和相应支持治疗,伤后24h内禁食,以静脉营养支持为主。治疗组用rhGH 10 IU·d-1皮下注射,对照组用安慰剂(生理盐水)0.5ml·d-1皮下注射,持续给药7d。于伤后24h、4d、7d、10d凌晨6时抽空腹静脉血作检测。

  1.2  检测指标  (1)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水平。(2)营养状况指标检测:外周血转铁蛋白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外周血浆白蛋白测定采用溴甲酚绿比色(BcG)法。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数据以(x±s)表示,组间采用方差分析,区组间两两比较用Dunnett-t检验。

  2  结果

  2.1  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  伤后对照组外周血IgG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但IgM水平在伤后第7、10天显著增高,而治疗组IgG和IgM水平均在第7天开始显著增高,并且伤后第1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伤后10d内CD4+和CD8+和相对比值(CD4+/CD8+)均无显著变化,而治疗组在伤后第7天开始CD4+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高,在伤后第1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CD4+/CD8+值在伤后第4天开始显著上升,伤后第7天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略)

  注:与对照组相同时点比较,*P<0.05;与本组第1天比较,#P<0.05

  2.2  两组营养状况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在伤后逐步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组外周血转铁蛋白水平在伤后逐步升高,于伤后第7、1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见图1。

  3  讨论
   
  机体在正常状态下免疫功能的维持有赖于各种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亚群CD4+细胞和CD8+细胞之间的相互协作或相互制约,以产生适度的免疫应答。严重创伤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甚至抑制,其免疫抑制程度与创伤严重程度、急性炎症反应强度成正比,表现为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降低、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CD4+细胞减少、CD4+/CD8+比率降低等[1]。本研究表明,严重创伤后给予rhGH,1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CD4+的淋巴细胞数量和CD4+/CD8+值也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说明治疗组患者伤后的免疫功能和免疫状态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严重创伤后体内发生以高代谢、高分解为特征的应激反应。此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障碍导致大量蛋白质丢失和出现负氮平衡,机体对于营养底物的利用率下降,所提供的营养底物得不到充分利用反而可能增加机体的代谢负荷,造成代谢紊乱和内稳态失衡。创伤后在常规营养支持下应用rhGH的代谢调理方法,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尤其可以促进肌体蛋白质的合成,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肌肉的耐力,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发现应用rhGH后血浆转铁蛋白水平逐步增高,并在伤后1周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基本一致[2,3],说明rhGH的应用确实可以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对营养底物的利用能力。至于本研究观察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不明显,主要考虑与患者在伤后根据检验结果不同程度补充外源性血浆白蛋白有关。

【文献】
    1 Kazue O,Kzoru N,Satoru S,et al. Risk factors for adrenal crisis in patients with adrenal insufficiency. Endocrine Journal, 2003,50(6):745~752.
  
  2 Braatvedt GD,Newrick PG,Corrall RJ.Patients' self administration of hydrocortisone.BMJ,1990,301:1312.

  3 Conelius CC,Noel C,Peter JK,et al.Addison diseas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glucocorticoid therapy.Arch Intern Mednol ,1997,157:456~458.

  4 Bhattacharyya A, Macdonald J, Lakhdar AA.Acute aderenocortical crisis:three different presentations.IJCP,2001,55(2):141~144.

  5 Streeten DHP,Anderson GH,Bonaventura MM.The potential for serious consequences from misinterpreting nomal responses to the rapid adrenocorticotropin test. 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6,81:285~290.

  6 Zelissen PM,Bast EJ,Croughs RJ.Associated autoimmunity in Addison'sdisease .J Autoimmun,1995,9:121~130.

  7 胡绍文.肾上腺皮质危象误诊分析.临床医学杂志,1985,1(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