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120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英文 王选锭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复杂多样,诊断尚不明确。目前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往往反复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疗效不佳,是困扰患者的一个难题,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一个焦点。作者对12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慢性咳嗽患者120例,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19~62岁(平均40.5岁)。全部患者均以咳嗽为唯一临床症状,多为干咳、少痰或无痰,无咯血,无胸痛、气闭,连续或反复咳嗽时间2个月至1年,已排除初查时X线有明显病变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者。120例均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痰找嗜酸性粒细胞,均行胸部X线或CT检查、肺功能检查、气道激发试验,必要时摄鼻窦片、食管钡餐或24h食管pH值测定。

  1.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两项均正常105例;白细胞<4.0×109/L15例;胸部X线显示肺纹理增多增粗40例;肺功能正常98例;气道激发试验阳性48例;痰找嗜酸性粒细胞阳性18例;40例摄鼻窦平片示鼻窦炎36例;25例夜间顽固性咳嗽行食管钡餐或24h食管pH值测定阳性18例。

  1.3  最后诊断 

  最后诊断为变异性哮喘(CVA)48例(40.00%),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36例(30.00%),胃食管反流病(GERD)18例(15.00%),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8例(15.00%),心源性咳嗽2例(1.67%),不明原因4例(3.33%)。

  1.4  与结果 

  120例均给予对症治疗。与此同时,变异性哮喘用支气管扩张剂,口服糖皮质激素4周以上,症状完全缓解45例(93.75%),好转2例(6.25%);鼻后滴漏综合征主要使用抗组织胺药物,常用氯雷他定或阿司咪唑,也可以加用抗生素,症状完全缓解32例(88.89%),好转4例(11.11%);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口服或吸入糖皮激素,症状完全缓解16例(88.89%),好转2例(11.11%);胃食管反流病口服奥美拉唑加吗叮啉,症状完全缓解17例(83.33%),好转3例(16.67%);心源性咳嗽,采用心理暗示疗法,口服调节植物神经紊乱药物,缓解焦虑紧张症状,治疗1~4周2例症状完全缓解。不明原因4例效果不佳。

  2  讨论

    咳嗽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呼吸道保护性生理反射,其功能是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同时,在许多疾病中由于过敏原、炎症因子等刺激,咳嗽又成为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引起机体多种生理病理反应,给患者造成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许多疾病还可通过咳嗽的方式进行传播,导致疾病的蔓延。咳嗽已是目前患者就医和耗费医疗资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呼吸专科门诊,以咳嗽为主诉的就诊患者约占80%。咳嗽的原因可以是呼吸系统的疾病,也可以是呼吸系统外的疾病。因咳嗽就诊的患者中,病程从数小时至10多年不等,症状轻者不影响日常生活,重者不但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各种社会活动,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国内外的临床研究结果都发现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的误诊率相当高,时间短的数小时,时间长的达到10多年[1]。

    慢性咳嗽的诊断,依据《咳嗽诊断和指南》定义,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咳嗽的时间大于或等于8周,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2]。慢性咳嗽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及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误诊、误治率较高,现在部分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认识不足,仅仅停留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上,依靠查体及胸部X线片等简单检查手段,草草诊断,忽视了病因分析。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既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又可诱导耐药菌产生,增加了抗生素副作用,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应该口服止酸剂+胃动力药,EB、CVA患者亦以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即可。有资料表明,慢性咳嗽的误疗率达46%,90%的患者被反复使用各种抗生素或反复进行各项无效的检查。

    报道[3],慢性咳嗽病因大致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占41%,鼻后滴漏综合征占29.6%,症状性胃食管反流占24.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占10%,精神性咳嗽占1.2%。本组资料与文献基本相符。

    通过对本资料的分析,作者认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建议对慢性咳嗽的病因采用分步诊断程序,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史、全身体格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等排除肺结核、肺间质性病变,其次,根据咳嗽的特征、鼻咽部检查、鼻窦X线片或CT、痰液细胞分析、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检查以及治疗反应与特殊检查(胃镜、食管钡餐、24h食管pH测定),明确慢性咳嗽的病因,然后对症治疗。总之,广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咳嗽的认识,拓宽临床思路,及时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文献】
    1 戴爱国,胡瑞成. 慢性咳嗽处理对策. 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10~12.

  2 钟南山.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5(11):737~739.

  3 蔡柏蔷主编. 呼吸内.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