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低温冷冻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俞志强,龚亦群,顾永刚,陈中皓,吕杰捷

【摘要】  目的  临床评价大隐静脉低温冷冻剥脱术单纯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应用。方法  本组共7例7条患肢均行大隐静脉低温冷冻剥脱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无局部复发现象。结论  大隐静脉低温冷冻剥脱术较传统手术方式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低温冷冻;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我院血管外科从2003年1月~2004年6月对单纯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采取大隐静脉低温冷冻剥脱术治疗7例,认为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相比较,有一定的优势。现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例患者,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56岁(48~75岁),足靴区色素沉着4例,无溃疡形成。全部患者经Trendelanburg试验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erthes试验示深静脉通畅,并行深静脉造影或血管彩超提示深静脉无异常。

    1.2  手术方法  术前患者取站立位,使曲张的静脉充分暴露,标记曲张静脉准确、全面。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后,从足端开始驱血(若浅静脉扪及血栓,则大隐静脉高位切断后再予以驱血)。大腿中部上止血带阻断动静脉血流。按传统手术方法高位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分支及主干。自大隐静脉断端向远侧插入血管探针,尽可能向远端插入,一般可达膝下。开通低温冷冻开关,血管探针头端温度迅速降至-80℃,与静脉血管壁结成冰球并粘连。低温冷冻5s后,用适宜力度向外牵拉,使探针头端处的静脉断裂,然后持续以2cm/s速度拉出探针,使病变静脉随同低温的探针一起被拉出体外。若中途拉断静脉,则再行在断裂处低温冷冻粘连静脉,继续剥脱,直至完全抽出大隐静脉主干。对于小腿部的曲张静脉团改用较短小的低温探针,在曲张静脉的表面用小切口切开皮肤和静脉,插入探针冷冻抽剥病变静脉,直至曲张静脉全部被剥脱。术后给予弹力绑带加压包扎。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抗生素静滴,预防性抗炎3天。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全部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均不到80ml。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住院天数5~14天不等,平均7天。

    2.2  随访  门诊随访18~23个月,平均20.5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无局部复发现象。

    3  讨论

    单纯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1916年Homans提出大隐静脉曲张的概念和后,经典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已开展了1个多世纪[1]。在我国许多都已成熟开展。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广大患者对于安全性和美观的要求,以及微创观念和介入技术进入血管外科领域后,对于单纯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手术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中。

    3.1  低温冷冻剥脱的原理  高压二氧化碳通过血管探针针头小孔迅速膨胀产生急剧降温,达-80℃。头部形成冰球与血管壁粘连,起到血管远端结扎剥离子的效果,避免了远端的切口[2]。

    3.2  适应证  单纯性的大隐静脉功能不全及其属支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时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其他疾患;硬化剂治疗失败或硬化剂过敏者。

    3.3  禁忌证  主要有行走功能障碍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有其他疾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动脉闭塞症及全身情况较差者。

    3.4  优点  我们认为大隐静脉低温冷冻剥脱术优点在于:(1)较传统手术方式首先避免了远端剥离子的切口,对于那些肥胖患者,皮下剥离子触及困难的,新术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其次因为新术式先驱血、再手术,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2)与超声引导的硬化剂治疗相比,避免了硬化剂误注射入动脉内及过敏反应副作用,避免了术后再通。

    3.5  注意事项  采用低温冷冻剥脱术的注意点:(1)开始低温冷冻5s后开始向外抽剥,切忌在某一处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血管外组织,皮肤冻伤。抽剥过程中冷冻开关保持开启状态,速度要匀速缓慢,用力要“软硬兼施”,避免拉断静脉。(2)术前标记曲张静脉的工作也很重要。术中驱血后将无法准确定位曲张的静脉。如果定位不准确或不全面,将使曲张静脉残留,或者术后复发。所以术前患者取站立位,患肢用力踹蹬或患者连续做下蹲动作,使曲张的静脉充分暴露,标记准确、全面。(3)驱血要彻底,这不仅可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同时也可使手术视野清晰,便于操作。

    【】

    1  李学峰.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外科治疗.临床外科杂志,2004,12(增刊):19-20.

    2  Cheatle TR,Kayombo B,Perrin M.Cryostripping the long and short saphoneus veins.Br J Surg,1993,80(1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