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出血,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结果 应用自体血回收,使75.8%的患者避免了术中、术后异体血的输入,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正常。结论 自体血回输可使需输血的骨科手术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节约了血资源。
【关键词】 自体输血;血液回收机;手术
近年来随着骨外科技术的迅速,手术数量增加,血液需求量也逐渐加大,血源紧张现象凸显,而手术过程中的大量失血得不到回收和利用也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当前输血界面临的两大困扰是异体输血可能引起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和血源短缺现象[1]。因此术中自体血回收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2]。自身血液回输可以避免因异体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节约血资源。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本院153 例骨科大型手术中应用了回收式自体输血,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3 例,其中男89 例,女64 例;年龄9~87 岁,体重28~84 kg。全髋关节置换术121 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8 例,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手术24 例。术前考虑此类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且术中出血多,故采用术中血液回收。
1.2 麻醉及监护 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116 例,静脉与吸收复合全麻37 例。术中监测ECG、HR、BP、SPO2,麻醉前静脉补充平衡液,术中维持补液,保持循环稳定,CVP维持在6~10 cmH2O,尿量保持150 mL/h。
1.3 方法 采用Cell Saver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术前将其与无菌一次性管路连接,采用负压(80~100 mmHg)吸引为宜,通过管路将术野内的出血,包括术中出血、伤口渗血、手术纱布上残留的血液及术野盐水冲洗液等收集到储血滤过器中,在吸收血液的同时加入含肝素的生理盐水抗凝(500 mL生理盐水内含肝素1.25×106 U),开始吸血前快速向储血罐中注入肝素盐水200 mL,其后滴速为60滴/min。过滤后的血液进入储血器,当储血罐内血液大于800 mL时,血液回收机进入全自动控制程序,即离心、分离,用0.9%生理盐水洗涤去除抗凝剂、游离血红蛋白、细胞碎屑及脂肪滴等,将洗涤后所得的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手术中根据回收血量的多少和血液检测结果及术中出血量决定是否输异体血和其他血制品。
1.4 观察指标 在血液回输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观察各种 (上接第121页)
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过敏反应、血红蛋白尿及凝血异常等。手术中注意记录出血量、回收血量、回输血量及异体输血量。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1.5 输同种异体血的指征 术中出血量大且快,或术后Hb小于80 g/L,以及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症状(口渴、出虚汗、皮肤苍白发凉、心率加快等)。
2 结 果
153 例手术患者,经血液回收机回收浓缩红细胞53 703 mL,平均每人(410±240) mL,其中116 例(75.8%)术中、术后未输异体红细胞及其他血制品;37 例(24.2%)因术中出血较多或术后伤口引流量较多,给予异体红细胞2~4 U。12 例自体血回输大于800 mL,其中3 例自体血回输大于1 500 mL。所有患者在回输自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脂肪栓塞、凝血异常或全身感染症状。
3 讨 论
骨科手术特别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复杂、耗时长、出血多,围手术期常需要异体输血,因此如何减少术中失血、预防输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我们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提供与患者完全相容、常温的同型血液,缓解了血源的紧张,杜绝了异体输血的并发症。此外,其红细胞中2,3?DPG和ATP的含量均高于库存血并有较好的携氧能力[3,4],术中及术后的SPO2监测维持在97%以上也证明了这点。153 例骨科手术的异体输血量明显减少,并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自体血回输有时会出现一过性肉眼血红蛋白尿,经处理后短时间内可自行消失。甚至有患者发生血红蛋白尿,无需特殊处理,4 h以内也可自行消失[5]。由于回输的红细胞在洗涤时去除了抗凝剂、游离血红蛋白、细胞碎屑、脂肪滴等,明显降低了对凝血系统的影响。但当回输的红细胞超过其血容量的30%时,就应该补充血浆和凝血物质,防止凝血功能异常,并且注意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全自动血液回收机电脑控制,易于操作,能回收90%以上的术野内各种出血。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压积在50%以上,处理速度快,3 min即可提供250 mL浓缩红细胞。但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回收机的负压吸引是以80~100 mmHg为宜,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血液回收机的型号和吸引管的不同调节负压,要以能顺利吸回血液的最小压力为宜,负压过大加重红细胞的破坏。总之,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既安全可靠,又可以有效的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虽然价格比输同等单位的异体血费用要高,但我们认为在当今血液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很值得推广应用。
【】
[1]王心田,屠伟锋.新世纪血液保护技术的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3):219?221.
[2]王丽华,赵砚丽,陈伯銮.回收式自体输血的研究概况及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25(5):308.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40.
[4]Schmidt H,Folsgaard S.Mortensen Pelmpact of autotransfus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 oxygen transport[J].ACTA Anesthesion Scand,1997,41(8):995.
[5]张会英,马海梅,王邵哲,等.自体血液回输对骨科手术病人凝血系统的影响[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9,22(1):47.
2 结 果
153 例手术患者,经血液回收机回收浓缩红细胞53 703 mL,平均每人(410±240) mL,其中116 例(75.8%)术中、术后未输异体红细胞及其他血制品;37 例(24.2%)因术中出血较多或术后伤口引流量较多,给予异体红细胞2~4 U。12 例自体血回输大于800 mL,其中3 例自体血回输大于1 500 mL。所有患者在回输自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脂肪栓塞、凝血异常或全身感染症状。
3 讨 论
骨科手术特别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复杂、耗时长、出血多,围手术期常需要异体输血,因此如何减少术中失血、预防输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我们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提供与患者完全相容、常温的同型血液,缓解了血源的紧张,杜绝了异体输血的并发症。此外,其红细胞中2,3?DPG和ATP的含量均高于库存血并有较好的携氧能力[3,4],术中及术后的SPO2监测维持在97%以上也证明了这点。153 例骨科手术的异体输血量明显减少,并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自体血回输有时会出现一过性肉眼血红蛋白尿,经处理后短时间内可自行消失。甚至有患者发生血红蛋白尿,无需特殊处理,4 h以内也可自行消失[5]。由于回输的红细胞在洗涤时去除了抗凝剂、游离血红蛋白、细胞碎屑、脂肪滴等,明显降低了对凝血系统的影响。但当回输的红细胞超过其血容量的30%时,就应该补充血浆和凝血物质,防止凝血功能异常,并且注意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全自动血液回收机电脑控制,易于操作,能回收90%以上的术野内各种出血。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压积在50%以上,处理速度快,3 min即可提供250 mL浓缩红细胞。但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回收机的负压吸引是以80~100 mmHg为宜,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血液回收机的型号和吸引管的不同调节负压,要以能顺利吸回血液的最小压力为宜,负压过大加重红细胞的破坏。总之,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既安全可靠,又可以有效的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虽然价格比输同等单位的异体血费用要高,但我们认为在当今血液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很值得推广应用。
【】
[1]王心田,屠伟锋.新世纪血液保护技术的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3):219?221.
[2]王丽华,赵砚丽,陈伯銮.回收式自体输血的研究概况及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25(5):308.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40.
[4]Schmidt H,Folsgaard S.Mortensen Pelmpact of autotransfus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 oxygen transport[J].ACTA Anesthesion Scand,1997,41(8):995.
[5]张会英,马海梅,王邵哲,等.自体血液回输对骨科手术病人凝血系统的影响[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9,22(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