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合甲型肝炎流行率资料时模型选择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李文潮 赵清波 张辉 赵东涛 王连昌 吴克坚

【摘要】    甲型肝炎流行率资料一般可用简单催化模型进行拟合,但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感染甲肝后,抗?HAV阳性会保持多久,尚无定论,在流行率的调查资料中,很多资料的分布形态也不适合用简单催化模型进行拟合。对甲肝流行率资料应当用两期催化模型进行拟合,结合实际例子从流行病学和数学拟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可得到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甲型肝炎 数学模型 两期催化模型 流行率

  对于甲型肝炎抗?HAV阳性率资料,一般认为可用简单催化模型拟合[1,2],但在简单催化模型中有一条基本假定:在感染某病后,将终身携带感染指征。因此,适合用该模型的资料,其感染率应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但在实际资料中,往往会碰到甲肝流行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升而复降的分布形态,如在Frosner[3]对世界甲肝流行模式的分类中,就有一类此模式。此模式显然不满足简单催化模型的条件。对抗?HAV阳性率年龄分布资料应该用两期催化模型进行拟合。

  1  简单催化模型与两期催化模型

    简单催化模型适用的条件为:某人群中,由于感染力的作用,由易感者变为感染者后,将终身携带感染指征。其模型为 dydt=λ(1-y)

    两期催化模型的适用条件为:某人群中,由于感染力的作用,由易感者变为感染者后,有一部分感染者会失掉感染指征变为阴性者,而不再会转为易感者。其模型为:    dydt=dxdt-dzdt其满足初始条件的解为: y=K(e-bt-e-at)其中a表示感染力,b表示单位时间内阳性者转为阴性者的比率,K=a/a-b 。

  2  实例分析

    杭州地区甲肝流行率资料如表1[4],我们分别用简单催化模型、两期催化模型对此资料进行拟合。

    用简单催化模型拟合此资料,得:  y=1-e-0.0662λ
其估计阳性率见表1,经拟合优度的χ2检验, P<0.01拟合效果非常差。当用时变模型拟合时,出现了感染力为负值的情况,这在流行病学上无法解释,这说明模型选择不正确。

    用两期催化模型拟合,得: y=1.084(e-0.0013λ-e-0.164λ)
其估计阳性率见表1,经拟合优度的χ2检验,χ2 =2.986,P>0.50,拟合效果良好。从模型中分析,杭州地区的抗?HAV阳转率平均每年为0.164,阴转率平均每年约为0.013。表1  两种模型拟合结果的比较(略)

  3  结果分析

    通过本实例的拟合情况,用两期催化模型拟合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求得a=0.164,b=0.013,说明杭州地区平均每年每1000人中约有164人感染甲肝,而在感染者中每年每1000人中约有13人失掉感染指征(抗?HAV低至不能测出或消失)。根据模型分析抗?HAV可保持相当长时间这一特点,其幼年时期的感染力可能稍高于0.164,而b值近似于零。据此第一组的理论阳性率应为0.628。

    另外,资料之所以呈升而复降的分布形态,会不会是抽样误差造成的?可做假论检验,假设该资料抗?HAV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则产生连续以后4个年龄组的阳性率低于第二个年龄组的阳性率的概率为p<12×14×14×14=0.0078,故可认为该资料不适合用简单催化模型。

  4  讨论

    对抗?HAV阳性率资料,笔者认为用简单催化模型来拟合是不合适的,而应选用两期催化模型来拟合,主要根据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流行病学的研究来看,感染甲肝后,抗?HAV会保持相当长时间,但能保持多久尚无定论。徐德忠等[5]的研究表明,经过约14年后,抗?HAV的平均滴度会降至1:100。因此可以认为,感染指征经过若干年会降至检测不出(尽管此时仍为感染者)以至消失。

    第二,从甲肝抗?HAV阳性率资料的分布形态来看,会碰到大量的升而复降的资料,从数学的分析来看,简单催化模型只适用于只升不降形的分布资料。

    第三,对甲肝抗?HAV阳性率资料,其分布形态有很多是只升不降形,从数学模型来看,两期催化模型也适合此类资料,只是此时模形中的b值较小,做为一种近似,当忽略b值后,就变为简单催化模型。因此对只升不降形资料应用简单催化模型也可以,但可能丢失掉了部分信息。这也是错用模型的根本所在。

    从实际例子及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甲肝抗?HAV阳性率资料,应该用两期催化模型拟合更合适,也更符合疾病的流行特点。

【】
    1 马静,张习坦,向启贵,等.部队人群中甲、乙型肝炎感染率的催化模型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9,10(3):138~142.

  2 Frosner G. Hepatitis A virus. Textbook of human virology. Littleton, Massachusetts: PSG pulishing Company, Inc. 1984,707~727.

  3 李文潮,徐勇勇,徐德忠.用改进的简单催化模型拟合世界甲型肝炎流行模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1,12(6):459~467.

  4 汪义和,刘如星,邵芯仪,等.杭州地区甲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84,2(1):53~55.

  5 徐德忠,周华,汪爱勤,等.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抗体持续状况及影响因素.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9,23(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