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女性尿道综合征合并精神症状的治疗
【关键词】 尿道综合征;精神症状;综合疗法
摘要 目的:探索绝经后女性尿道综合征合并精神症状的方法。 方法:对76例合并精神症状的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尼尔雌醇2 mg/2 W;B组除口服尼尔雌醇2 mg/2 W外,加服抗焦虑药:安定2.5 mg,3次/d;非那根25 mg,3次/d;分别于第4 W、8 W观察比较。对两组中精神症状缓解不明显者转入第二阶段,即在上述抗焦虑药的基础上,加用奋乃静4 mg,3次/d,尿道局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灌注,同时施行高压氧治疗等综合治疗,于第1 W、2 W、3 W、4 W观察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A组仅2例缓解(2/34),B组37例缓解(3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第二阶段治疗前后对比,37例中35例缓解(P<0.01)。结论:加用镇静及抗焦药对绝经后女性尿道综合征合并精神症状效果明显,采用综合治疗对症状严重者更有效。
关键词 尿道综合征;精神症状;综合疗法
绝经后女性尿道综合征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膀胱尿道组织变化出现的以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等为主的一系列症状。雌激素补充治疗可有一定疗效,但对部分伴有各种精神症状患者效果不佳。我们从1998年~2004年对合并有各种精神症状的尿道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对照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以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确诊为尿道综合征共237例,其中伴有各种精神症状者76例(32%)。均经B超除外泌尿及生殖系统肿瘤,均有3个月~3年以上抗生素治疗史。
1.2 精神症状特点本组76例精神症状特点:①病理性赘述:反复叙述自己的病情,制止无效;②焦虑:彻夜难眠,怀疑自己患“不治之症”;③幻觉:自觉尿道内有“虫子爬行”瘙痒,坐卧不安;④顽固性疼痛:尿道口周围、会阴部“疼痛”,无明显固定点,注意力转移后症状可消失;⑤妄想状态:自述丈夫有不良性行为,带有性病,传给自己。
1.3 临床资料本组76例,年龄47岁~69岁,平均60岁。绝经时间为3年~23年,平均18年。精神症状中病理性赘述28例(11.8%),焦虑20例(8.4%),疼痛14例(5.9%)。幻触12例(5.1%),妄想2例(0.8%)。患者所从事的职业与症状关系见表1。
表1 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职业与症状关系(略)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药物基本药物:尼尔雌醇2 mg/片。辅助药物: 安定2.5 mg/片,非那根25 mg/片,奋乃静2 mg/片,2%利多卡因,1%普鲁卡因。
2.2 治疗方法按就诊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为A组34例,口服尼尔雌醇2 mg/2W。双日为B组42例,除口服尼尔雌醇2 mg/2 W外,加服安定2.5 mg,3次/d;非那根25 mg,3次/d。分别于第4 W、8 W复查,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在此观察的基础上,对A组和B组中37例精神症状改善不明显者,进行第二阶段的治疗:安定、非那根剂量不变,加用奋乃静4 mg,3次/d,对局部疼痛明显者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尿道灌注,加施行高压氧舱治疗,分别于第1 W、2 W、3 W、4 W观察疗效。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A、B两组用药情况见表2。显示用药前后及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将A组中32例及B组中5例第一阶段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者转入第二阶段治疗,症状改善时间与例数:治疗1 W 6例(16.2%),2 W 13例(35.2%),3 W 7例(18.4%),4 W 9例(24.3%)。4 W以上者2例(5.4%)。转入第二阶段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率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观察比较(略)
4 讨论
4.1 卵巢的激素分泌调节与中枢神经系统是一个密闭式反馈系统,当激素水平下降时可出现一系列下丘脑与自主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症状[1],曾有垂体前叶各种激素分泌不足引发精神障碍和精神症状的报道[2]。这些神经症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5-羟色胺的代谢过程及正常分泌受到影响。5-羟色胺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它的水平异常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雌激素水平下降后,干扰了神经递质儿茶酚胺的分泌,引起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比例失调,从而影响5-羟色胺的代谢过程及正常分泌。本组237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其中76例合并精神症状,占32%。从一个侧面说明雌激素缺乏与精神症状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
4.2 本组临床资料统计显示,合并精神症状的患者平均年龄均偏大,平均年龄60岁。随着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期各种功能性的精神障碍都可能出现。据报道,老年期的精神障碍约52.7%属非器质性,精神症状的产生与社会因素,工作生活环境变化及心理因素等有关,并且多数与神经类型有关[3]。本组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者发病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者,知识分子占68.4%。中老年患者正处于工作生活环境变化激烈阶段,属于精神症状好发人群,长期的尿道刺激症状造成的痛苦易使人产生焦躁情绪,诱发精神症状,放大原发病信号,使尿道综合征的增加了难度。因此,在雌激素补充治疗的同时,适当的给予镇静及抗抑郁剂,稳定情绪,对临床症状的消除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B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支持上述观点。
4.3 女性尿道综合征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原因各异,治疗方法不一,疗效差异明显。本组病例均为绝经后妇女,以尿频、尿急 、尿痛为主,尿常规化验均(―),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其特点。近年来研究证明,在女性膀胱三角区、尿道等黏膜的细胞上存在雌激素受体,雌激素一旦缺乏,会引起其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萎缩。经膀胱镜观察绝经后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膀胱,可见三角区黏膜变薄、脱落、充血、溃疡形成[4],本组在第一阶段治疗前均经膀胱镜观察,结果同上,于用药后第四周膀胱镜观察全部恢复正常。由于病程长,疾病造成的心理影响并未随膀胱黏膜损伤的好转而同步消除,所以A组疗效较差,因此,对精神症状的治疗最好同步进行。
4.4 对于精神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加大镇静药剂量。本组在第二阶段观察中在安定、非那根基础上,加用奋乃静4 mg,3次/d,三药合用,增加了抗焦虑、抗抑郁的协同作用,收到良好效果,但药物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副反应增加。
4.5 本组中对“顽固性疼痛”者给于尿道内局部麻药灌注,加高压氧舱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分析其原因,局麻药灌注可使局部刺激减轻,平滑肌得到松弛,使患者心理上建立了信心,放松了情绪。大量的实践证明,高压氧对全身各系统的许多生理功能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组病例主要是利用高压氧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使患者神经系统稳定,内环境趋于平衡,从而加速症状的缓解。非精神病专科的医师往往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不够。综合的医师对焦虑、抑郁的识别率仅在40%左右,而实施对精神症状的治疗仅有10.3%[5]。我们主张,对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治疗中需有相应的精神治疗的对策。
[1] 陆湘云,颜本龙,继民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39例.新医杂志,1995,4:34~37.
[2] 曹秉玉.4例席汉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国神经病杂志,2000:5.
[3] 叶汉基编译.实用精神病学.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73~77.
[4] 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第1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775.
[5] 崔 明,张玉山.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1况的临床分析.中华精神病杂志,2000,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