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加强检验科实习生教学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胡黎娅,杨丽,顾瑛,张嬉燕,杨伟,张强

【摘要】  在医疗市场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过程中,传统的和实习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以人为本,加强实习生教学管理,可促使实践教学处于良性循环。

【关键词】  以人为本;临床实习;加强管理

    毕业实习是医学院或卫生学校检验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完成由学习到工作,由医学生到医务工作者的过渡。因此,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然而,在医疗市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和实习模式面临新的挑战。的生存与以及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实习带教中凸显出一些矛盾,给实习带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学生因考研、就业的压力,部分同学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对前途感到茫然,导致实习期间纪律松懈,迟到早退,超假不归时时发生。有的甚至消极怠工,得过且过。另一方面随着医院的发展,医疗任务日益繁重,临床教师的投入不足,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带教老师全身心投入尚嫌不足,如何有更多精力顾及教学。患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一些患者不愿意实习生为其服务,认为学生拿他们练手,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医学生的成长和成熟,也给带教工作带来了困难。面对新形势下的带教工作,是一味抱怨,还是不顾具体情况,教条管理,我们于多年的带教工作中摸索并逐步完善以人为本,加强管理的模式,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1  入科教育

  1.1  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是服务性较强的行业[1],加强岗前培训十分重要。职业道德教育是其中重要的培训内容之一。以人为本,在强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严格执行医疗规章,精益求精、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高质量服务于患者,服务于临床的同时,结合当前的医疗大环境,以案例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由于实习学生的特殊身份,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发生医疗纠纷的一些可能因素[2]。培训时也给学生传授一些与临床医护沟通、与患者交流的技巧,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多一份和谐少一些矛盾,将职业道德教育落实到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点上。

  1.2  科室布局、科室业务介绍 

  入科前向实习生介绍科室概况、人员结构、设备配置、工作特点。我院是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检验科的业务具有肿瘤专科特色。肿瘤标志物项目多而全,但综合医院常规开展的一些项目如精液常规、前列腺液检查由于标本有限,许多实习生难得碰到,优生优育等检查未开展;患者在一个住院周期内,放化疗后反复抽血检查血象,对抽血技术要求较高,结果的对比、审核、报告对临床工作举足轻重,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让学生对实验室的情况先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能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实习生活。

  2  业务带教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检验科实习生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层次,各个学校的实习手册中的轮转计划不尽合理,我们根据检验科各专业(临检、血液、免疫、生化、微生物)的特点及我科的具体情况,为不同的学生制定恰当的实习计划,合理安排轮转。结合工作实际和肿瘤专科特点,每年都安排带教老师给学生做十余个专题讲座,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实习质量。


  
  2.2  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机会 

  随着检验技术的,检验科引进了各种大型自动化分析仪。自动化仪器精密程度高,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常常一种仪器只有一台,操作不当可能损坏机器,影响工作。是只让学生做一些诸如标本登记、标本离心、结果登记等简单劳动,还是让学生全程参与动手操作,我们选择了后者。每当学生进入小室实习时,带教老师首先给学生讲解工作流程,让学生熟悉相应的操作规程,然后从标本接受、标本离心、上机测定、结果报告、结果解释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上机操作时先讲解仪器工作原理,注意事项,学生动手操作时带较老师放手不放眼,既保证学生的实践机会,也防止学生误操作带来的损失。让学生真正学到了技能,每当与其他实习基地同学横向比较时实习生感到自豪而荣幸。

  2.3  加强操作技能训练,培养自信心 

  实习生初到,对周围事物和环境不熟悉,表现出不自信的表情和行为。下病房或在门诊窗口抽血时,有的患者拒绝实习生抽血。由于操作不熟练,有时抽血未能一针抽出,患者或家属认为学生拿他们做试验,破口大骂,有的甚至还要动手打人,给实习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带教老师一方面做患者的工作,告诉他们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需要锻炼和实践才能提高技术;医学需要后继有人,老师们之所以操作熟练,“一针见血”,也是像实习生一样走过来的。通过解释,赢得了患者的理解,再碰到实习生抽血时,患者也不为难实习生了。另一方面悉心指导,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提高静脉抽血技术。

  2.4  以人为本,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学生进入科室正式实习前,把生物安全、HIV职业暴露作为重点进行岗前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防患于未然。微生物实验室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改建成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每批学生实习前都做健康体检,将甲肝、HBV、丙肝、HIV等检测结果存档。

  2.5  出科考核各有侧重 

  针对检验专业实习生层次不同, 文化基础、专业水平不一致的具体情况,出科理论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试卷。中专生注重联系实际,题目相对简单,大学生偏重理论,主要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出室时由小室进行考核。对不同学历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要求,真正达到考核的目的。

  3  以人为本,加强实习生纪律管理

    实习期间加强管理,严格劳动纪律,由学生专人考勤,带教老师定期检查。中专同学年龄较小,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有时会做出违纪违规的事,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学校联系,把不良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正视学生就业考研的需要,将各校的机动周安排在就业考研活动高峰期,这段时间采取弹性化管理,如考研学生放假2周~3周,参加省级卫生单位进入考试放假1周,所欠实习时间待实习结束时补回。既为学生考研、就业创造条件,也不影响实习计划。

  4  营造和谐的实习环境

    实习生来到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便以热情、友好的态度接纳他们,减少了学生的陌生感和戒备心理,很快融入新环境。老师在带教中有意识地培养师生感情,与学生交朋友,减少隔膜,拉近心理距离。工作中认真带教,信任学生的能力;生活上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组织学生参加医院和科室的各种文体活动,建立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医学院的直属教学医院,教学尤其是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对学生个体而言,生产实习既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接触社会、强化服务意识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而言,生产实习是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市场发生变化,人们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好医疗和带教的关系,改善服务态度和调整教学方式、方法[3],借助教学评估的契机,使实践教学处于良性循环,为社会培养医德高尚,技术高超的有用之人。

【】
    [1]杨桐伟,韩伟,聂玉艳,等.加强实习生教学管理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2):275.

  [2]曹燕,郑仕富,温旺荣.论医学检验实习生与医疗纠纷可能性的关系[J].高等医学,2007,4:4?5.

  [3]杨晓丽.医疗改革对临床实习带教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7,36(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