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激励在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薛红斌 时间:2010-07-14

【摘要】  卫生事业的力量在于人力资源,如何在管理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重要作用,激励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本文探讨激励在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激励;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应用

 人力资源被学家称为第一资源,卫生人力资源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卫生事业的发展力量在于卫生人力,拥有高素质的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如何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卫生事业单位在开始认识和重视激励的积极作用,研究并探讨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1  激励的含义及作用

  所谓激励,就是领导者遵循人的行为,根据激励理论,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的实现。对管理者而言,激励的作用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职工的凝聚力,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促进职工发挥其才能,为组织多做贡献。

  2  激励作用能够实现所具备的要素

  2.1  管理者  管理者应用的激励机制,能否对职工的需求有准确判断,能否对工作成绩有导向作用,这在人的管理中表现尤其明显,因此管理者运用的激励方法,将对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协作精神等各方面的状态有引导和调整作用。

  2.2  职工  在一个单位中,职工想法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异。因此,职工的需要呈现多样化状态,而以人为本的激励措施就要充分尊重员工,通过激励把职工的个人利益、价值观、个性特征、动机与单位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合理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2.3  激励策略  运用各种动机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杂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目前,精神激励的效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它通过满足职工的自尊、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中激励度大,效果维持时间长久。

  3  激励作用在卫生事业单位的应用

  3.1  在用人方面发挥激励作用  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2004年元月由原市卫生防疫站分离组建而成的全额拨款单位,由于是新建单位,新的中心领导定下了3年内的目标,因此在遴选、招聘工作人员时充分注意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素质等多方面考虑,从而保证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3年多来中心一手抓业务,一手抓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上,将人力资源上升到全中心的重要层面,具体作法一是中心实行公开公平考核,年终以无记名的投票方式对中层干部逐一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合格、差,职工以科室为单位采取互评,中心领导采纳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人员进行物质奖励,这种激励,促使领导干部增强让职工信服的各方面的能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职工也可得失,吸取教训。二是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给下属适当的权力,不干预下属和作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了他们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这种授权激励,权责相符。

  3.2  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激励作用

  3.2.1  用培养的方式激励职工  中心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创造条件对职工进行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对高中初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各种形式的培训,保证每位职工每年都有一次学习机会,通过培训和学习激励职工,使得他们能不断进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

  3.2.2  用建立和谐统一的单位目标和个人目标激励职工  目标是鼓舞人们努力工作的一种有效的刺激因素,只要目标设置得当、,就能起到诱发需要和动机、规定行为的作用。中心在刚组建时领导提出的3年内的目标,现一逐步实现,而且各项业务工作都在逐步达到国家级、省级、地级水平,这种激励最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对职工个人目标的建立级予了一定的指导,使职工建立起发展目标,这种激励在对科技人员的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引导职工思想统一、团结一致、协调人际关系和强化责任感的功能。

  3.3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上应用激励

  3.3.1  奖惩激励  中心印发了“开展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每年对表现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科学、先进党支部等等,发给荣誉证书,以文件形式印发表彰决定等,奖励应用得当就能发挥很大的激励作用。

  3.3.2  情感激励  有人将其称为关心激励,这种激励不是以物质利益或精神激励为刺激工具,而是通过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的感情关系,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法,帮助职工解放在感情上、家庭中产生的疑难病症,及时和疏导,中心领导通过这种方法,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尊重人,使职工处处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情感激励在实际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3.3.3  精神、物质同步激励  这种方法与单纯的物质激励有本质的差异,它不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简单拼凑和相加,而是一种有机地综合和融合,目前在我国科技人才大都有以下的需要较为强烈,一是希望个人才能得到发挥和发展。二是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三是提高社会地位。四是改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有物质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因此同步激励是领导者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的一个必然要求。

  4  在薪酬设计方面应用激励

  卫生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津贴政策以外的其他待遇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按业绩和岗位分配,要向业绩突出,有贡献的人员,骨干人员倾斜,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
    [1] 刘兵.对激励机制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卫生人才,2006,6:52.

  [2] 郑大喜.激励导向的医院薪酬设计[J].中国卫生人才,2006,11:42.

  [3] 张海霞.卫生事业人力资源开发浅谈[J].实用医技杂志,2004,3:355.

  [4] 李曼春.卫生事业管理[M].北京医学出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