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莉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预防和方法。方法:对常州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治的30例OHSS患者进行回顾性和分析。结果:OHSS发病机制不清,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或治愈,若合并妊娠,必要时可考虑治疗性流产。结论:OHSS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早期预防很重要,中、重型患者需对症治疗或严密观察。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特征;预防治疗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是促卵巢排卵过程中发生的自限性疾病,往往是由于患者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高反应而造成,是发生于促排卵后黄体阶段或妊娠早期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现将我院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诊治的30例OHS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后发生OHSS的住院患者30例;年龄23岁~38岁,平均年龄30.5岁;不孕时间2 a~7 a;不孕原因排卵障碍16例,输卵管因素4例,免疫因素5例,其他因素5例;30例患者中有8例已妊娠。

  1.2  采用促排卵方案  CC/HCG 19例,HMG/HCG 8例,GnRHa/FSH/HMG/HCG 3例,应用HCG后3天内发病3例,3 d~2周内发病21例,>2周后发病6例。

  1.3  症状  30例患者均有腹胀、程度不等的腹痛不适感,其中13例患者诉有纳差、恶心,诉有少尿、恶心3例患者,1例患者有胸闷,不能平卧,全部患者发病前均无类似症状出现。

  1.4  体征  30例患者均有体重、胸围较发病前增加,其中体重增加>45 kg的2例,体重增加>3 kg的4例,8例心率>100次/min,1例出现呼吸困难。

  1.5  辅助检查  30例患者盆腔B超均示有双侧卵巢增大,直径≥5 cm,卵泡增多不少于10个,血雌二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超声证实均有腹水存在,1例患者超声证实有胸腔积液存在, 15例患者血生化检查示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3例患者红细胞压积>45%,9例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异常。

  1.6  OHSS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按照WHO 1973年分度,分为轻、中、重三度,个别中重度患者分类Rizk等提出的新分类方法。

  1.7  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如下:加强支持治疗,重点监护每日液体出入量、腹围、体重,及时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肝肾功能、盆腔B超;扩容治疗,每日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加丹参静脉滴注,改善微循环。20%白蛋白10 g静脉点滴维持胶体渗透压;胸腹水压迫症状严重者,行穿刺放液;卵巢囊肿巨大者,可考虑行囊液抽吸术;黄体支持治疗,禁用HCG;少尿者用多巴胺0.18 mg/(kg·h)静脉点滴用以扩张肾静脉增加肾血流。

  2  结果

  经治疗后,30例患者在20天内病情均得到控制或好转, 30例均痊愈出院,其中合并妊娠的8例患者,1例因肾功能失代偿,行治疗性流产。

  3  讨论

  3.1  OHSS的发生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蓬勃,由于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OHSS的发生率也较前明显增加。多数报道IVF周期中中度发生率为3%~6%,重度发生率为0.1%~2%[3]。因为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只从临床上观察得到,OHSS几乎均为医源性促排卵所致,其发生与所用促排卵药物的种类、剂量及患者对超排卵药物的反应性有关,其病理生理改变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大量体液外渗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胸腹水,血酸形成,继发肾血流量减少,肾近曲小管对盐和水分从吸收增加,导致少尿,甚至无尿,同时伴水电解质紊乱。

  3.2  影响OHSS的相关因素  年龄、体重指数(BMI)、卵巢内环境、免疫系统的反应性、促排卵药物等都与OHSS的发生及轻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观察,年轻患者、卵巢内环境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卵巢体积大、窦卵泡数目多均与OHSS的发生呈正相关,BMI低(瘦小体形)、高反应性的免疫系统均可加重OHSS。对于促排卵药物,据报道从促发OHSS可能性大小的角度而言,HMG大于FSH大于氯米酚,GnRH、HCG可促发OHSS并加重其程度[4]。

  3.3  OHSS的预防及  OHSS由于发病机制不清,故如何做到早期识别及早期预防对降低OHSS发生、减轻其危害很重要。OHSS多发生于年轻、体格瘦小、具有敏感体质等的患者,对这类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在促排卵治疗前可综合评估,采取个体化方案,Gn低剂量启动,血清雌二醇联合超声严密监测卵巢反应,及时调整Gn用量。另外可予促排卵周期前先进行中药调周法治疗[5],可理气、补血、补阴、改善内分泌、改善体质、变更敏感体质,对OHSS有一定调理及预防作用。因为OHSS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若未妊娠,病程一般为14 d,轻、中度患者若无明显自觉症状及临床异常体征,必须接受随访,当恶心、呕吐、腹胀加重时,需及时处理,重度患者需立即住院治疗,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保持血容量,纠正血液浓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解除胸腹水的压迫症状,维持正常尿量。

【】
    [1] 周芝婷,金建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0例治疗体会[J].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2):65?66.

  [2] Rizk B, Abooulghar MA. Classificatio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ovarian hyperstimalation syndrome[A]. Brinsden P.A textbook of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assisted reprotuction[M].2nd ed. London: Parthenon Publishing Group,1999:131?135.

  [3] Golan A, Ronel R, Herman A, et al.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an update review[J]. Obstet Gynecol Surv,1989,44:430?440.

  [4] 冯云,牛志宏.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12(22):892.

  [5] 夏桂成.中医临床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