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秀爱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血糖浓度

  [摘  要] 目的: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糖浓度在体内的变化。方法:由中生公司提供的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按操作说明进行测量。结果: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血糖升高者22例,升高率为40%,与30例同年龄无血压升高之病史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病情的好转,血糖升高的22例中有10例趋于正常,12例随着病情的恶化,血糖仍高或比初查值更高。结论: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对病情诊断及估计预后有价值。
 
  [关键词] 血糖浓度;高血压脑出血;脑缺血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三大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本文对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含量测定,试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糖含量与其病情的及预后判定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系发病3 d内住院的病人,经头颅CT扫描及腰穿证实,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41岁~75岁。对照组为非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清标本。

  1.2  测定方法 

  采取空腹卧位静脉血,1 h分离无溶血的血清。葡萄糖测定试剂盒及标准液均由中生公司提供,方法按说明书编入生化分析仪测量程序。

  1.3  统计学处理  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1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含量(略)

  资料观察表明:高血压脑出血组血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随着病情的好转,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虽然症状、体征明显恢复,但由于脑组织的软化等原因,有一部分病员血糖含量仍难以降至正常。恢复组血糖含量为5.1±1.56)mmol/L略低于患病组(6.38±2.62)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

  高血压出血性脑病血糖升高的原因:从病理角度分析,若出血病变部位直接于视丘下部或垂体而引起垂体肾上腺素分泌的改变,糖皮质醇增高,导致血糖含量增高为其主要原因[1]。但对于远离视丘和垂体部位病变血糖升高的原因,包括血肿堵塞与压迫及营养视丘和垂体周围的血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高血压脑出血病变后,脑血流灌注量减少,氧供应不足,影响了视丘下部或垂体功能;脑出血后,组织内“活性氧和自由基引发的病理性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以及自由基消除系统功能障碍”。脑出血后,由于“抗体免疫功能的应激性损害”,“血小板活化因子在体内明显增加,导致脑组织血流量显著降低”影响脑及垂体功能改变。所以不论出血位于脑组织的什么部位,都会引起垂体功能改变和紊乱,引起血中皮质醇浓度增高,从而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减弱血糖的氧化过程和速度,致使血糖升高[2]。

  3.2  高血压脑出血损伤程度与血糖含量的关系 

  本组资料表明: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血糖浓度越高,意识障碍越重,脑病变程度越重,在病情恢复过程中,虽最初为轻度损伤,但随着颅内并发症(如血肿、水肿)出现和,病情趋于恶化,意识再次障碍者,血糖含量随之增高[2]。

  3.3  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与血糖含量的关系 

  本资料表明:血糖含量极度持续增高的患者,预后不良,多数死亡。本组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增高,意识障碍者25例,占45.5%。分析本组资料,可以看出:昏迷逐渐加深的患者,血糖含量持续增高。伴颅内血肿、水肿的加重,血糖含量随之增高,随着血肿消除,病情的好转,血糖含量亦逐渐恢复正常。持续深昏迷濒于死亡的伤员,血糖含量极度增高,一直居高不降。以上提示我们:连续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含量,可以作为估计病情预后的指标[4~5]。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多伴高血糖,恢复期血糖的降低,是随着脑组织实质性的恢复而降低,而并不是由表面的炎症减轻而降低。是否在高血压伴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将要发病的早期,血糖含量就已增高,这对临床更有和指导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

  [1]周尹福.急性脑损伤与脑液和血浆过氧化脂质关系的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1991,7(1):14.

  [2]胡军福.急性外伤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浙江医学,1990,12(6):59.

  [3]弓年平.炎性反应中的毒性介质与组织损伤[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础基本问题分册,1991,12(1):48.

  [4]孙保高,张建鹏.实用临床疾病诊疗.脑出血[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02.

  [5]陈灏珠.实用内[M].第11版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11):2433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