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癌的外科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李开河,赵之乔,陆巍,张少忠,刘奕彬

【关键词】  残胃癌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和方式。方法:对我院1989年6月至2004年6月27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残胃癌占同期胃癌1.8%,施行根治性手术14例(53.3%),姑息性手术9例(34.6%),由于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或仅行剖腹探查术3例(11.5%)。根治性手术病人1、3、5年生存率85.7%、50%、35.7%。 结论: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残胃癌;外科手术;早期诊断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ic Stump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ic stump cancer(GSC).Method:The clinic datum of 27 cases with GSC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une 1989 to June 2004.Result: The ratio of GSC was 1.8% in homochronous gastric cancer.In 27 cases,The radical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for 14(53.5%),palliative operation for 9(34.6%)and pass-procedure for 3(11.5%).The one-year,three-year and five-year postoperative survival rate in radical operation was 85.7%, 50% and 35.7%. Conclusion:The key of early diagnosis for GSC is perioclic gastroscopy examination in five years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

  Key words:  Gastric stump cancer;  Operation;  Early diagnosis

  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ncer,GSC)是胃、十二指肠良性溃疡术后(5年以上)一般较少见,而严重的晚期并发症,发生于残胃。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生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由于早期诊断率低,其根治性手术率和生存率明显低于原发性胃癌。我院1989年6月至2004年6月共诊治27例残胃癌患者,对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病人,男25例,女2例,年龄45~78岁,平均59.8岁。首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癌发病时间5~26年,其中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行BillorthⅠ式吻合3例(11.1%),行BillorthⅡ式吻合24例(88.9)。

  1.2  病程与症状:27例病人第一次手术后经过均良好。确诊为胃癌前,出现症状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为2年多,多数病例在半年左右。开始症状与一般胃病相似,后期多出现明显消瘦。如病变位于贲门或吻合口,多有胃肠梗阻现象,常伴有呕吐。

  1.3  第二次手术病变部位及手术方式:本组27例病人26例行手术治疗,1例因困难,不同意手术治疗(胃镜病检已证实)。8例肿瘤位于贲门,胃体部14例(大弯侧2例,小弯侧8例,近全胃4例),吻合口部位4例,其中2例合并腹腔广泛转移,1例伴纵膈转移。

  26例手术病人,25例患者术前有病理诊断,1例术中活检证实。
  
  手术方式:残胃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14例(53.8%),残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4例,单纯胃、空肠吻合5例,剖腹探查,无法切除,转移灶再取活检3例。

  术前27例病人均行胃镜检查加活检,病理证实为残胃癌,其中10例加上消化道钡餐检查,2例加腹部CT检查,1例加胸部CT检查。

  1.4  术后病理报告结果:高、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6例,粘液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2例。

  2  结  果

  国内外报道残胃癌手术切除率为56.3%~83.4%[1]。本组27例,其中26例行手术治疗,18例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为69.2%。
  本组9例无法手术切除者(包括1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均在3个月至半年内死亡。4例残胃再次全切除者在1年内死亡。2例术后11个月死亡,5例3年内死亡(3年生存率50%)。目前存活5例,最长已超5年,继续追踪观察。

  3  讨  论

  3.1  早期诊断

  3.1.1  残胃癌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胆汁和肠、十二指肠液返流明显增加破坏胃黏膜屏障。Willis等认为胃大部分切除后由于幽门缺如,返流中的结合胆汁酸合成为游离胆汁酸。而游离胆汁酸已被证明具有促癌作用[2]。②另有现象表明:返流中的胆汁和胰液两者混合,可激活胰液中的磷脂酶A2,而产生溶血卵磷脂,可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分化变化。③亚硝酸化学说:日常食物中所含的硝酸盐可在胃内菌群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在胃内低PH值条件下进一步转变成强致癌物亚硝酸基化合物,这亦是诱发残胃癌的一个因素[3]。

  3.1.2  残胃癌的诊断:早期残胃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加强因良性疾病行胃次全切除术后的远期(5~10年以上)随访工作是早期发现残胃癌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强调纠正过去那种认为“已行胃次全切除,术后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很少”的错误认识。所以,对胃次全切除术后(5年以上)出现症状的病人,不能随便臆断或解释为溃疡复发或术后一些合并症。医生、病人均不能忽视,否则至症状明显,体质消瘦,一经检查已为中晚期肿瘤。本组病人缺乏随访,至无一例得到早期诊断。

  我们认为,胃术后经过良好,一段时间后又出现胃症状(5年以上),又有进行性症状加重,且伴有体质消瘦,均提示有残胃癌发生的可能。应予以重视,对5年以上胃术后的病人,不管有否症状,均建议其定期检查,这样才可能做到早期诊断,以便提高疗效。

  3.2  手术

  根据报道,残胃癌非手术治疗患者几乎都在一年内死亡。手术治疗患者平均存活16.6~26个月,最长1例生存达14年。早期病例术后5年生存率72.2%[4]。

  残胃癌的处理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方法。本组18例能手术切除肿瘤,生存时间明显优于9例无法切除病灶的病人(包括1例因原因无法手术治疗患者)。由于本组病例年龄偏高,确诊时几乎都是晚期、进行期肿瘤,体质状况较差,并且多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损害。其中,8例有2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心肌损害12例,慢支肺气肿10例。因此本组胃切除病例淋巴清扫只局限于胃旁淋巴结,较林氏清扫范围小[5]。吻合口处残胃癌切除包括空肠切除5~10cm,并扫除其肠系膜淋巴结。我们体会,对高龄体弱者应尽量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较平稳度过手术关。术后根据患者体质情况作不同程度放化疗。本组存活病人尚在继续追踪观察中。

  3.3  预后:综合文献报道,残胃癌多发于胃大部分切除10年以上,国内平均12年,国外平均19年。本组平均16.3年。且残胃癌预后很差,其5年生存率仅为3.4%~11%[5],本组为21.3%。其手术切除率亦较低,本组为69.2%(18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残胃癌,才能提高残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

  文献:

  [1]高木国夫.残胃癌治疗[J]. 实用外科杂志, 1987, 49 (9): 684.

  [2]Willis P, Lynch DAF, Prescott R, et al. Cell proliferation in the post-surgical stomach, dietary salt, and the effect of H pylori eradication [J].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1999, 52 (9): 665-669.

  [3]Hartman PE. Review: purative mutagens and carcinogens in foos. I. Nitrate. nitrite ingestion and gastric mortality [J]. Environmental Mutagenesis, 1983, (5): 111.

  [4]陈俊青.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 (附27例分析)[J]. 实用外科杂志, 1987,(7): 2.

  [5]王子卫, 韩文妙.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J]. 腹部外科, 2001, 14 (5): 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