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除胰十二指肠肿瘤36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 ,胰肿瘤
关键词: 胰肿瘤; 手术切除; 护 理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并做适当的化疗是目前胰十二指肠肿瘤有效方法。患者全身情况差、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多、危险性大。为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术后的化疗及护理,对完成治疗十分必要。我们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1月,共行根治胰十二指肠肿瘤手术36例,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和化疗治疗的细致观察、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疗效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在39~81岁,其中80岁以上2例。临床表现:上腹痛和上腹部饱满不适、进行性黄疸(无痛性)、消瘦乏力、发热、腹部可触及肿块。
1.2 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增高50%(18/36)、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5%(2/36),CEA、CA19-9均增高100%(36/536)。定位诊断:B超:可见胰胆管扩张100%(36/36)、CT和核磁共振100%(36/36)。36例患者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和肿瘤浸润情况,施行了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22例无并发症、12例有并发症,36例病人其中30例做了FAM、MF、GP、FOLFOX4、方案化疗,完成四个周期11例,三个周期6例,1~2周期13例。在围手术期进行妥善处理和仔细的护理下,并分别完成一定化疗后出院。
2 观察和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比其他肿瘤术前心态更差。除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之外,由于频繁呕吐、腹胀、腹痛、皮肤瘙痒,使患者的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护理人员向病人家属清楚交代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同时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向病人介绍成功的病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营养支持:补充营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大部分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凝血功能差、手术危险大,为了提高手术耐受力和减少并发症。①术前要进行1周的充分准备,包括补充血容量,慢性脱水、低钾的纠正,输入人体白蛋白、新鲜血浆、胃肠外补充维生素K1以改善凝血机制、纠正低蛋白血症,口服胆盐减轻内毒素血症,如有贫血,则予以输血。②对于高消耗分解代谢的病人使用氨基酸、20%脂肪乳剂。③胰十二指肠肿瘤病人糖尿病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一旦检查证实,应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7.2~8.9mmol/L、尿糖(+)~(-)范围内,要避免胰岛素过量,因为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险更大。
2.1.3 呼吸道的准备:胰十二指肠肿瘤术后肺部并发症机会多,术前应采取预防措施。严格戒烟最好2周以上,教会病人进行胸式呼吸锻炼,有助于防止术后膈萎陷、肺部感染和低氮血症。36例患者有吸烟史19例,术前、术后进行深呼吸锻炼者,术后肺部没有并发症发生。
2.2 术后护理:患者回病房后取平卧位,神志清晰取半卧位。24h心电监护、监控血压、脉搏,保持各种引流管有效吸引,保证静脉通畅,记录24h出入量,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此外,还需做好以下护理:
2.2.1 腹腔内出血的观察及处理: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因手术范围大、吻合口多,最易出现腹腔内出血。早期应密切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应注意腹腔内出血往往不能通过腹腔引流表现出来,因此不能完全依赖腹腔引流。本组12例出现并发症,出血占4例,其中2例腹腔大量出血,而腹腔引流量不多,甚至没有。所以必须结合病人全身情况进行分析,一旦患者在术后出现烦躁、口渴、脉快、低血压、失血性休克表现时,首先应考虑腹腔出血的可能。一旦明确诊断,予以止血药物,如:立止血2~4u静脉点滴、补充血容量、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立即手术探察、止血。
2.2.2 应急性溃疡观察及处理: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5~7d,最易发生应急性溃疡。应急性溃疡的出现与手术创伤较大、病人应急程度较低、体内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因此,为减少应急性溃疡的发生,在手术前应使病人做好充分准备,以减少精神应激,术中尽量缩短时间,术后予以营养支持和代谢调理,以降低应激程度和增加组织修复能力。予以雷尼替丁0.15+NS20mlBid静脉注射或信法丁40~60mg+NS20ml Bid静脉注射等酸药物,并给予抑制胃肠道、胰胆等激素分泌和对胃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的生长抑素。本组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经过以上述处理都得到满意效果。
2.2.3 胰瘘的观察及护理:胰瘘是胰十二指肠根治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根治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胰吻合技术的提高,胰瘘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本组36例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发生2例胰瘘。胰瘘不仅与患者全身情况、医生的操作技能有关,而且与感染有关。感染可以增加胰瘘的发生,胰瘘也与增加感染的程度有关。一旦发生胰瘘,早期应保持胰液引流通畅,可使用善得定0.2mg q8h皮下注射,或用施他宁3000u+5%GS500ml维持24h,并予以肠外高能量静脉营养等支持疗法,合理使用有效抗菌素。
2.2.4 腹腔内感染的观察及护理:胰十二指肠根治性手术术后发生腹腔感染3例。腹腔内感染主要是由于术中胃肠、胆道细菌感染所致。另外病人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也有一定因素。如:高热、营养障碍、低蛋白血症等,所以除做好术前准备外,手术医生无菌隔离,防止感染非常重要。术后护理人员各项操作都必须按无菌操作完成。术前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予以足量合理抗菌素预防感染。
2.2.5 术后饮食护理: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患者进入恢复期,护理人员做好饮食和保健指导相当重要,鼓励患者床上适当活动,进易消化食物、少量、餐避免过饱造成腹部不适,尽量色香味形俱全和多样化,创造良好的、合理的膳食营养:原则上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如蛋、乳类、鸭、肉类等,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如香菇、弥猴桃。食物不必过精过细。化疗期间常有厌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此时应少量多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过甜、辛辣、油腻的食物。饭菜要环保,放松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食欲。术后d10左右可在床周围活动。
2.2.6 术后心理护理:对胰十二指肠肿瘤的,目前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化疗、中医中药和免疫治疗。因此,对癌症患者的护理首先是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手术后容易出现一些消化道的并发症,病人很容易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化疗引起的脱发等都会影响病人的自身形象,使病人产生自卑心理。这些情况病人家属都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使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和乐观,正确对待疾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术后黄疸往往消失较快,多以此项指标鼓励病人,可取的较好的效果。在整个诊治,康复过程中,多伴随着较大的心理变化,表现出多种不良心态,这些心理的失衡或障碍可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是医生、护士所进行的工作,也需要病人家属及周围的亲友一同参与。
3 小 结
胰十二指肠肿瘤是难治性肿瘤,经过手术、化疗痛苦较多,患者对生存的渴望是最强烈的,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要求明确自己在人生的旅途还有多少时间,只要其生命价值仍将存在,就足以使他们承受一切治疗中的不适和疾病的折磨。此时病人需要理解与支持,护理人员对待病人要热情,要有耐心,应主动解决和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肿瘤病人还需要得到安全保护,希望有一个舒适、清静、空气流畅、阳光充足的有利环境,更需要有医术精湛,态度和蔼,尽心尽责的医护人员为其治疗。
总之,对病人术前、术后及化疗期间精心护理是胰十二指肠肿瘤治疗成功重要因素之一。
:
[1] 毛惠芳,裘丽君.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67.
[2] 李丽,姚梅芳,叶志霞,等.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86-487
[3] 江淼.围术期心理干预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