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肌钙蛋白I与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的相关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及CHF合并房颤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CHF及合并房颤患者和30例健康人分别测定血清cTnI浓度。结果:CHF组及合并房颤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TnI浓度与CHF患者尤其CHF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血清肌钙蛋白I; 慢性心力衰竭; 房 颤
作为心肌损伤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性分层和预后判断[1]。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cTnI水平升高与CHF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2,3]。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CHF 患者及CHF合并房颤患者血清cTnI的水平,探讨cTnI在CHF并房颤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自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CHF患者78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38~78(57±0.6)岁。所有患者病史均大于6个月。其中冠心病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风湿性心脏病(无风湿活动)12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所有病例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炎。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7~78(54±11.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TnI浓度,仪器为美国AxSYM Troponin IADV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患者清晨空腹抽血,离心,取血清2ml送检。cTnI>0.4ng /ml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结果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HF组及CHF合并房颤组正常对照组血清cTnI水平见表1、表2。
表1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Tnl分析表(略)
T=58,P<0.01CHF及CHF合并AF患者与正常组统计分析比较T=58 P<0.01有统计学意义。
表2 CHF组、CHF并AF组、对照组血清cTnI统计表 (略)
CHF组与CHF并AF组比较t=12.64p<0.01,CHF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归宿,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一旦起始以后,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虽处于稳定阶段,但仍可自身不断[4]。临床上心衰合并房颤的情况非常普遍。我国的资料显示,住院房颤患者中有1/3存在心衰[5]。心衰进展过程中,房颤的发生率高达10%~35%,和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本研究对CHF患者血清cTnI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为临床病情监测提供新的指标,本文资料显示,CHF患者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本文研究认为cTnI是CHF患者进行性心功能障碍及死亡危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利于临床识别高危患者,对于评价CHF患者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由于CHF患者心肌细胞的损伤是低水平缓慢进行的,故血清cTnI是缓慢释放的,其血中cTnI升高有限,本研究资料显示大多数CHF患者cTnI<0.4ng/ml,只有房颤患者cTnI>0.4ng/ml,但升高幅度亦有限,这与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肌损伤坏死患者血清cTnI升高是不同的。CHF患者血清cTnI升高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肌细胞凋亡。CHF患者可能由于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纤维被动拉长易位,这个过程可能导致心肌细胞膜的损伤[6];严重左心室肥厚导致心内膜下心肌灌注减少,可能导致心肌坏死[7];冠心病心衰存在心肌细胞低水平缺血坏死[8];以上均可能引起血清cTnI水平升高。血清cTnI是近年来反映CHF患者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其检测方法比较简单,NYHA分级结合血清cTnI检测,更能客观地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
【】
[1] Macrea M,Prusicik P,Torbichi A.Cardiac troponinT monitoring and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Chest,2004,126(2):655-656.
[2] Horwich TB,Patel J,Maclellan WR,et al.Cardiac troponin I is associated with impoaired hemodynamics,progress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and increased mortality rates in advanced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3,108:833-838.
[3] Stanton EB,Hansen MS,Sole MJ,et al.Cardiac troponin I,a possible predicor of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Can cardiol,2006,21:39-43.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5] 薛莉,王彦卿.心肌肌钙蛋白I与慢性心力衰竭[J].循环杂志,2005,20(4):244.
[6] Francis G,McDonald K,Chu C,et al.Pathophysiologic aspects of end-stage heart failure[J].Am Cardiol,1995,75:11A-16A.
[7] Del Carlo CH,o'connor CM.Cardiac troponin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Am heart,1999,138:646-653.
[8] Gheorghiade M,Bonow RO.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United States:a manifest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1998,97:28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