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并发DIC1例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DIC又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在多种原发疾病过程中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以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为病理特征,临床突出表现为全身性的严重的出血倾向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病理产科可由于胎盘早剥、胎盘滞留、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痫、死胎滞留和感染性流产等多种因素引起。临床上凡遇有难以解释的顽固性休克,应考虑DIC的发生。DIC是最危急的妇产科并发症,2000年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例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并发DIC的患者,该患者为急性型DIC,病情危重,曾一度出现陈氏呼吸,通过我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挽回了患者的生命,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于2000年7月13日9时30分,门诊以妊娠39周,不腹痛5h收入院。查体:T36.5℃,P80次/min,BP120/80mmHg。患者一般状态好,无贫血外观。产科检查:腹围89cm,宫高27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min。先露部:头,S -1 ,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宫口扩张1cm,胎膜未破,骨盆未查及明显异常。入院后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因宫缩乏力,给予米索前列醇(0.2mg/片,北京紫竹药业集团)1/6含服,静点5%葡萄糖500ml+催产素2.5U。于7月13日21时15分因宫缩乏力,胎儿窘迫行侧切,胎头吸引助娩一男婴2950g,阿普加评分7分,胎盘胎膜完整娩出。产后子宫收缩差,阴道间断出血,给予按摩子宫,静推催产素20U,宫体注射催产素20U,止血芒酸200mg加入静点,血速宁0.6mg静脉注射,阴道流血仍无好转,子宫收缩差,输血400ml的同时继续应用宫缩剂及止血剂,效果不明显。于7月14日凌晨1时发现阴道流血不凝,急检血常规、血小板、血凝常规。实验室回报;血小板低于100×10 9 /L,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1.5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即按照产后出血合并DIC,予肝素12.5mg静脉注射,同时继续输血、补液、强心、利尿、碱化尿液等对症治疗。于7月14日14时因产后DIC,行子宫全切术及阴道壁裂伤缝合术,术后给予特级护理,积极抗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离子紊乱及酸中毒,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于术后15天痊愈出院。
2 急救和护理
2.1 (1)常规急救与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神志、皮肤颜色及有无皮肤粘膜出血,及时发现出血、血栓栓塞及心衰、肾衰、脑水肿等器官功能损害的迹象,给予相应的有效处理。(2)记录及监测失血情况,可置弯盘于外阴部,通过流入弯盘的血液量估计阴道流血量,同时观察有无血凝块、血液性状、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3)及时应用宫缩剂和止血剂,产后应持续静脉给予宫缩剂,以维持血中浓度,并及时给予止血剂,防止出血。(4)患者阴道流血持续不断,子宫收缩差,轮廓不清,及时查找原因,检查有无胎盘胎膜残留,有无宫颈及阴道裂伤,并及时给予缝合和止血,清除残留组织,促进子宫收缩及子宫内开放血窦的关闭。(5)按休克患者抢救。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新鲜血液,补充血容量,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患者产后体质弱,消耗大,同时给予补液,输入5%葡萄糖及等渗盐水。(6)严格记录出入液量。给予患者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如尿量≤30ml/h,提示肾脏灌注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速尿20mg静脉注射,保持肾脏功能,恢复肾脏灌注。(7)实验室参数监测。血常规血小板、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全血细胞计凝血功能指标、血尿素氮、CO 2 CP、肌酐及肝功能参数。通过这些动态信息的提供,采取相应的急救和治疗措施。(8)减少有创性操作。尽量减少有创性检查和治疗,静脉穿刺或注射力争一针见血,避免止血带捆扎过紧,并防止针头刺入血管外,保持输血输液通畅,减少重复穿刺,静脉穿刺或有导管拔除后,一定要压迫穿刺点5~10min防止出血。氧疗时注意鼻腔湿润,勿用手指挖鼻,防止鼻出血,尽量减少袖带血压计测血压的次数。(9)确诊为DIC后即开始抗凝。抗纤溶治疗患者处于DIC高凝期,DIC诊断明确,在补充凝血因子以前,可给予肝素12.5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20~30滴/min静点,不足12滴/min可酌情增加肝素剂量,如治疗过程中试管法凝血时间超过30min或出血加重,应停用肝素。(10)输新鲜全血、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以补充消耗的凝血因子。输注纤维蛋白浓缩剂,1g/次,直到纤维蛋白原浓度在1.5g/L以上,输入血小板20~40U。
2.2 基础护理 为患者保暖,保持衣服、被子的干燥和柔软,及时换下潮湿的衣物使患者舒适,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而破损,护理动作要轻柔,避免使用粘滞性过强的粘膏,损坏皮肤。
2.3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要镇定,抢救工作要有条不紊,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安慰患者,鼓励其说出内心的忧虑和恐慌,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经过和情况,取得其密切配合,减少损伤和出血并发症。
2.4 术后护理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止血、抗体克、抗凝/抗纤溶、补充凝血因子后患者的子宫收缩仍差,阴道流血仍不停止者,考虑切掉出血源即子宫,以达到彻底止血的目的。行子宫全切术并2次缝合软产道裂伤处。(1)给予特级护理,派专人24h看护及护理,禁食水,患者是全麻深睡眠状态,去枕平卧,头部放置冰袋7h,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防治脑缺氧、脑水肿。(2)每15~30min测量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1次,并详细记录。(3)腹部压沙4h,观察腹部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清洁。(4)吸氧,持续高流量吸氧,增加血氧浓度,因严重贫血,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血红蛋白含量减少33%时,相当于PaO 2 由100mmHg降至40mmHg。(5)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①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幅度,有无呼吸困难。②监测血压及中心静脉压。③严密观察尿量、尿素氮和肌酐等,精确记录尿量,如发现血尿素氮>17.8mmol/L,血肌酐>1777~381.2μmol/L并有增高趋势,说明有肾功能障碍。④肝功能监测,测定血清胆红素、ALT、AST等,血胆红素>34mmol/L,ALT、AST超过正常值2倍,或有胆-酶分离时应考虑有肝功能异常。⑤凝血功能监测,继续监测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这些指标可提示病情有无好转或有无恶化趋势。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观察患者神志、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有无嗜睡和昏迷。(6)患者特级护理3日,病情趋向稳定改为1级护理,严密护理1周后,病情十分稳定改为2级护理。
3 护理体会
(1)护士应精通业务,熟练常握DIC疾病的发生、、临床症状及体征,这样才能配合医生,综合判断,做出诊断,取得抢救的时间。(2)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DIC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复杂,护士应临危不乱,处事冷静果断,抢救过程有条不紊。(3)过硬的操作技术,在抢救DIC患者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过多的创伤性的操作会加重患者的病情。(4)对所有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剂量、浓度、方法、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要掌握,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赢得抢救时间。(5)要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实验检查参数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为诊断、治疗、抢救和护理患者取得第一手材料。
4 小结
DIC是产科极为危急的并发症,能否成功抢救DIC的患者标志着一个科室医疗和护理水平的高低。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共计输血达8000多毫升,纤维蛋白原输入达6g以上,血小板40U,抢救工作很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责任心,并运用熟练的专科知识,认真对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争分夺秒,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就能使患者转危为安。通过我们细致精心的护理,患者康复出院。